01版:导读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3版:教育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别让畸形审美侵蚀孩子身心

(2025年05月2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赵春晖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有人晒出部分电商在售卖一款“婴儿高跟鞋”的商品,由于该鞋子形似“三寸金莲”,被不少网友怒斥审美畸形。近年来,幼儿审美“成人化”倾向广泛受到社会关注,此前的“奶辣风”等也频频登上热搜。
    (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童装市场频频出现“成人化”趋势,从“奶辣风”到“儿童比基尼”,从“迷你抹胸裙”到“幼儿豹纹装”,商家利用“萌”“潮”“辣”等标签,将成人审美强加于儿童身上。
  这些商品在电商平台上大行其道,对儿童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一旦让这种畸形审美侵蚀孩子的幼小心灵,后果不堪设想。儿童的世界应当是纯真、自然的,而不能被成人审美和商业利益所裹挟,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需要多方协同、全方位发力。
  家长是守护儿童健康成长的首要责任人,一定要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既不能把自己的审美强加到孩子身上,更不能把孩子当成赚眼球、博流量的工具。过早把孩子打扮得“奶辣”“成熟”“性感”,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家长不可不慎。
  有关部门对于童装、儿童化妆品等儿童消费市场,要完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引导和全链条监管,促其规范发展,整治儿童消费市场中“成人化”的畸形现象,对违规商家依法予以严格处罚。
  商家设计商品时可以有独特的审美,销售商品时也可以另辟蹊径,但前提是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不能缺失社会责任,应做到绝不制售此类儿童商品。
  各类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要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创新监管手段,可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等先进监测手段,对含有“高跟鞋”“露背装”“超短裙”等成人化元素的儿童商品进行自动识别、标记、下架。还应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查实的违规账号采取封禁等措施进行严格管理。
  孩子的童年,不该被畸形审美绑架,更不该成为商业流量的牺牲品。当童心不被功利侵蚀,当成长回归本真,广大少年儿童才能健康成长,奔赴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