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孩子总爱玩手机怎么办?孩子喜欢看言情、武打小说怎么办……在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的《潍坊市家校社共育30问(中学篇)》中,对孩子可能面临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给出解决思路。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整理
青春期孩子早恋怎么办?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好奇心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可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在对待孩子早恋的问题上,如果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强行制止,势必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其实,家长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
家长不要刻意提起,也不要刻意遮掩。早恋是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正常心理,最恰当的处理还是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孩子进入青春期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有的心生爱慕之情。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一些孩子会误将爱慕之情当作爱情,在家长正确的引导后,不会出现像很多家长所担心的严重后果。
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很多孩子对异性产生爱慕,甚至发展成早恋,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孩子不会和家长诉说,而是选择隐瞒。同时,孩子对此种感情不甚了解,选择隐瞒之后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处理,由此才会滋生出多种隐患。所以,家长要尽力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可以谈心的朋友,能够深入沟通,并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让孩子感觉家长是自己的朋友。这时,孩子遇到问题才会向家长诉说和寻求帮助。
家长要顺势引导。如果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迹象,家长不要惊慌、焦虑,多数情况下孩子只是对对方有朦胧的好感而已。如果真的恋爱了,家长应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期望:“很多感情是美好的,但是,我们应该在合适的年纪做适合的事情。未成年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充实自己,为未来做好准备。”同时,家长要表明对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会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这种信任会让孩子产生感激而不是怨恨,并会促使其开始像“大人”一样思考。当然还要给孩子一段时间,如果时间到了,孩子仍然沉溺于恋爱之中并影响了自身发展,就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孩子进行积极正向引导。
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喜欢网上交流,所以现实生活中,在交往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甚至不愿与人为伍;有的恐惧、孤僻、害羞,缺乏自信,不愿与他人交往;有的是非不分,讲“哥们义气”,甚至还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以致误入歧途。所以,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家长应该重视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中小学时期是形成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时期,但传统教育重视智育,对孩子为人处世、品德方面培养是欠缺的。教育孩子如何同老师、同学、父母交往,以及将来怎样与同事、领导、爱人、子女交往方面,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有所缺失的。
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是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择友的引导,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好朋友。
二是鼓励孩子交往,指导孩子学会如何交往,懂得沟通、宽容,对待朋友要真诚坦率、以诚相待,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三是培养孩子交往的健康心理,克服自傲、自卑、恐惧、孤独、嫉妒等不良心理现象,做到在交往时保持自信、大胆、大方、合群。
四是给孩子交往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社会活动,有机会接触方方面面的人,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特长,这些特长就会为其结识新朋友提供机会,并会在交往中增强其自信心。
五是要告诉孩子一旦与同学产生矛盾,除自己想方设法化解外,还可寻求老师、家长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不能将矛盾激化。
孩子总爱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沉迷手机,往往是由于虚拟世界满足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比如:情感需求,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支持、缺少同伴间的归属感;成就需要,学习成就感缺失,不被认可;生活空虚无聊等。而手机游戏、社群社交恰恰可以满足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同时,手机带给孩子的新奇刺激,使其在即时、虚拟的快乐里无法自拔。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办?强制性地不让孩子接触手机、网络,显然不可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自主性凸显,越来越不受家长的控制,这时家长若想采取强硬手段,只会适得其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所以,首先建议家长在孩子心理需求方面下功夫,不让孩子的心理需求开“天窗”,生活中要多陪伴、关心、支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学习上,以鼓励为主,不贬低孩子,不盲目与人攀比,欣赏孩子的点滴进步;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生活情趣。当孩子感到内心充实、生活丰富多彩时,就不会让手机趁虚而入。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应当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所以孩子势必要上网,要接触手机。因此,为避免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应和孩子提前商量制订手机使用规则,对手机的使用内容、时间、频率等作好约定,且全家遵守,奖惩分明。规则的落实,离不开家长的坚持和以身作则。
孩子喜欢看言情、武打小说怎么办?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兴趣,那开卷就未必有益。
很多孩子喜欢看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深深吸引着他们。女孩情感丰富、细腻,往往喜欢阅读一些言情小说。而男孩生性大胆,喜爱冒险,看重朋友义气,因此更崇拜英雄人物,向往行侠仗义、行走江湖之举,所以多喜欢看武打小说。很多家长认为,看此类书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无益,甚至会影响学习,在不知道如何疏导的情况下,往往直接下“禁止令”。然而,这种方式有待商榷。
家长要认识到迷恋武打、言情小说等书籍,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要。家长在指导孩子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建议家长可以向孩子推荐该类别内的好书和这些书的相关评论,购买或借阅后,将书放在孩子的房间;引导孩子养成思考性阅读的习惯,教会孩子甄别和取舍,从阅读中摄取到对自己成长有用的知识。
市场上的图书即使都是优秀的读物,也不适合所有的孩子阅读。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选择。随着孩子的认识能力提高,可选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科普作品和通俗易懂的古典名著及翻译小说等,还可以帮孩子选择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读物,以便孩子从中吸收多种营养。
另外,家长可以和孩子定期逛图书馆,一起选书,一起阅读,并交流读书心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