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历史建筑讲故事

11版:生活周刊

12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放下成见 越过大山

(2025年02月2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玉璐

  50亿元、100亿元、120亿元……2025年春节档里,《哪吒之魔童闹海》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点燃了全国观众对国漫的热情,创造了票房神话。回归影片本身,在剧情上,延续了第一部的热血与反传统风格;画面上,导演团队精心打造出了震撼人心的特效场景,神魂饱满、血肉丰盈,能有如今的成绩确为实至名归。
  当然,电影并非没有争议,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而言,未成年观众占比较大,这就需要电影抛弃严肃古板的叙事风格,增加轻松笑点,但笑点不等于低俗。观影时,看到做藕粉抠脚、踩裙摆、喝尿这些情节,还是会让人感到不适。此外,电影对于女性角色的刻画也十分过时,为了让主角觉醒开大而必须牺牲的传统母亲殷夫人、狡猾自私的女性反派敖闰、打着非传统幌子但依旧离不开比美的石矶娘娘。
  影片中,令人惊喜、最让我觉得票有所值的,其实是申公豹一家的塑造。在此之前,我对申公豹的印象依旧停留在传统封神系列的人设里,他或是与纣王妲己沆瀣一气,或是石矶娘娘的鹰犬爪牙……总是阴险狡诈、面目可憎,然而在导演饺子的镜头下,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申公豹。
  申公豹出身妖族,却天赋异禀,且修炼时极为自律与努力,是父亲的慰藉、弟弟的骄傲,妥妥的“小镇做题家”。离开家乡后,进入以出身论英雄的仙界,申公豹却因出身被阐教同门排挤,始终无法跻身十二金仙之列。就像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因出身、学历、外貌等因素,便被贴上标签,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努力与才华被无情忽视。
  而申公豹的家人,同样深受偏见之害。他的父亲虽为妖族,却名为“申正道”,教导着一群小妖努力向善修炼,可依旧被阐教视为异类,惨遭迫害。申正道对修炼的严格要求,不仅影响了申公豹,也展现出他们一家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即便身处困境,他们也从未放弃努力。申小豹深受观众喜爱,天真可爱,满心仰慕哥哥,刻苦练功,一心向往修仙之路,却在残酷的现实中早早夭折。他的死,是对偏见的又一次强烈控诉。
  这是电影中,其他人物对于申公豹一家的偏见,然而不少身为观众的我们,却在影片最后真相未揭露之前,怀疑申公豹被仇恨蒙蔽双眼,对陈塘关百姓痛下杀手,这又何尝不是戏外的偏见?而真正的申公豹,则是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背叛后,终于看清了仙界的虚伪与不公,开始了对命运的反抗。他不再盲目地追求仙界的认可,而是选择坚守自己的内心,帮助那些同样被偏见所害的人。当得知父亲受伤、弟弟惨死时,他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分析出幕后真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并在关键时刻保护了哪吒的家人,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善良和正义。
  申公豹的转变,不仅是个人的觉醒,更是对偏见的有力回击。影片中,哪吒与申公豹的命运相互交织,形成了打破偏见与不公的互文,不盲从、不认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哪吒教给我们的自救之路;放下成见,真正理解他人,则是申公豹告诉我们的,不要活得狭隘,越过大山,才能见识到未曾见过的人间好风景。
  愿我们都能像影片中的哪吒和申公豹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偏见,用爱与勇气越过大山,迎接属于自己的坦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