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历史建筑讲故事

11版:生活周刊

12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藏于影片中的
每一个自我映照

(2025年02月2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敏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动画作品,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多样面貌和个体的命运起伏。每一个角色都是现实中不同人群的缩影,透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得以窥见人性的光辉与阴影,感受每个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挣扎与成长。
  藏于哪吒身上的是对抗命运和寻找自我的旅程,也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在面对误解和偏见时的真实写照。“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那句呐喊,既是对命运的反抗,更是对自我存在的肯定。他的经历映射出那些拥有特殊才能或特质的人群,在追求理解和接纳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挑战。他们如夜空中闪烁的孤星,虽光芒万丈,却也难免孤独。然而,哪吒最终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并勇敢地活出真实的自我。
  对抗命运、追寻自我的勇气,我们在敖丙身上看到不同的诠释。敖丙自出生起便肩负着家族的希望,成长路上承受着无尽的压力与无数人的期望,这都化作他内心深处的巨大负担。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怀抱梦想、承载家庭殷切厚望的年轻人如同敖丙一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默默背负着来自各方的目光与期待,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即便如此,敖丙依然保持着纯净之心,试图在重重压力下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样的挣扎和努力,又让我们不禁联想到申公豹。
  申公豹则象征着社会中那些为打破成见而不懈努力的人。他出身妖族,渴望改写命运进入仙界,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与挫折。人心中的成见如大山般沉重,但正如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河,申公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太乙真人似乎是最为松弛、通透的存在。他作为智慧的化身,并非以严肃或高不可攀的形象示人,而是以其特有的“大智若愚”方式展现着高阶智慧。他所拥有的松弛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对世事深刻的洞察与理解后的从容不迫。看似轻松的态度背后,是对人生和命运深刻的理解。面对复杂的局势,他总能保持冷静,用一种看似不经意的方式化解危机,展现出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的超然态度。这样的智慧,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能够在喧嚣世界中找到内心宁静的人们,或许并不总处于舞台中央,但其存在却如静水深流,给予周围人无声的支持与力量。
  无量仙翁及身边的两个童子,则是名利场中追逐虚荣与地位者的写照。无论是哪个领域,总有一些人为了一时的利益和名声迷失自我。无量仙翁的形象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要忘记初心,要始终保持清醒,明白真正的价值所在。正所谓“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在繁华喧嚣的世界里,唯有坚守内心的一片净土,方能觅得真正的安宁与满足。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光辉。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我们与影中人产生深深的共鸣,仿佛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更看到世间普通人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