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历史建筑讲故事

11版:生活周刊

12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京风动地起 乾坤任我行

徐京坤成为旺代环球帆船赛首位完赛的中国船长

(2025年02月2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色尚未完全褪去,墨蓝色的海面泛着微微波光。深紫色的晨曦在天空中晕染开来,渗透出浅浅的粉红,最终化作漫天金色的朝霞。远方的地平线上,一艘归航的帆船正缓缓接近。
  经过近100天的孤独航行,当地时间2月18日上午8时08分,“SINGCHAIN中国梦之队海口号”跨过2024-2025旺代单人不间断环球帆船赛的终点线,稳稳地驶回大西洋岸边的莱萨布勒多洛讷港口。在过去的近100天里,它曾航行于世界最遥远的海域,也曾在狂风暴雨中与海浪搏斗。这一刻,它载着一位书写历史的航海者归来。
  徐京坤,独臂船长,第一位完成旺代环球帆船赛的中国船长,也是赛事历史上的第100位完赛者。
  此刻,他的脸庞被晨曦映照,眼神坚定,嘴角有一丝带着疲惫的笑意。
  随着船只驶入港口内的航道,两侧防波堤上等候的人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群中不仅有挥舞着中国国旗的同胞,还有许多法国当地的航海运动爱好者。不少法国孩子兴奋地踮起脚尖,挥舞手中的画报,有些孩子试着用生硬的中文发音高喊:“京坤!京坤!”
  船缓缓靠岸,徐京坤披上一面五星红旗,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向甲板前方。他深吸一口气,仿佛想要把这一刻的海风、阳光、人群的呐喊全部收入心底。
  “我们做到了!We did it!”他站在甲板上大声喊道。
  近100天的航行之后,他的嗓音略显沙哑,但每一个字都透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和自豪。
  这是一场严酷的挑战:单人航行绕地球一圈,中途不停靠,无外援无补给。而徐京坤,是第一个迎接这场挑战的中国船长。本届比赛共有40位选手参赛,其中6人因各种原因退赛。法国航海家查理·达兰在1月14日以破纪录的64天19小时22分49秒的成绩夺冠,徐京坤是第30位抵达终点的船长,航行时间为99天19小时6分11秒。但由于在终点前的操作失误,他被赛事组委会判罚加时1小时,最终官方完赛时间为99天20小时6分11秒。
  “无论是排名还是完赛时间,几乎完全符合我们的赛前计划。对于我们这样一支资源有限的队伍来说,这就是一场胜利。”35岁的徐京坤说。
  从出发到归来,他穿越四大洋,抵御狂风暴雨,在尼莫点成为“地球上最孤独的人”,在合恩角呼叫灯塔时听到守塔人喊出他的名字;他曾在狂风中攀爬近30米高的桅杆三次,曾在发电机故障的最后时刻险些被迫退赛;他曾在大洋深处独自迎接新年的到来,在除夕夜为自己包了六个饺子。在终点前的这一刻,他终于可以卸下重负,迎接属于自己的胜利。
  等待迎接徐京坤的人群中,有一位他的老友胡贝尔。这位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的法国人,是今年旺代环球帆船赛的赛事总监。十多年前,他们在帆船运动的另一片海域相识。彼时的胡贝尔绝没想到,这位初出茅庐的中国船长,有一天会站在旺代环球帆船赛的终点。
  “我只能用‘敬佩’来形容。他的坚持令人难以置信,他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航行。这对中国航海、对这项赛事来说,都意义非凡。我希望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胡贝尔感叹道。
  旺代环球帆船赛创立于1989年,被誉为“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赛事要求选手单人驾驶帆船,不中途停靠、无外援和补给,从法国旺代省出发,历经好望角、露纹角、合恩角等地标,绕地球一圈后返回,总航程约26000海里。极限挑战和高淘汰率使其成为全球最严酷的航海赛事之一。本届赛事是历史上的第10届,徐京坤的成功完赛,也让中国在这一世界级航海赛事中留下了重要印记。
  徐京坤1989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12岁时因意外失去左前臂。高中时期他加入山东省残疾人田径队,之后改练帆船,成为中国残疾人帆船集训队的一员,并参加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此后的运动生涯中,徐京坤创造了多个中国航海运动的“第一”:他是中国首位完成双体帆船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首位入选并成功完成“朗姆路”单人跨大西洋帆船赛的中国人……
  庆祝的时刻,现场播放起了《真心英雄》,徐京坤的团队成员们走上甲板,与归来的英雄相拥。他们再一次唱起了这首歌。三个多月前,赛事启航出发的那天,他们也是用这首歌给船长送行。
  “当时唱这首歌的时候,其实有点忐忑,毕竟接下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所以也是对自己的鼓舞;今天我们再唱起来的时候,它就是我们的凯旋之歌。”徐京坤说。
  船终于靠岸了,连续数月的海上漂泊抵达了终点。但对徐京坤而言,海的呼唤从未停息,他的航程,会继续。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