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文
每当岁月的车轮驶向新的一年,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那是一种温馨的回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更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直到在外求学,我才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临近春节,思乡之情也日益高涨。
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冬天没有雪。一月的中午依旧有些燥热,丝毫没有冬日来临的气息。直到回山东的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望着舷窗外的茫茫冬色,我才回到了记忆里真正的冬天。
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是熟悉的冷空气的味道。这里的冬天是干燥的,有我的家。小时候,觉得年是奶奶家的五彩糖果,是期待已久的寒假生活,是街头两块钱一串的糖葫芦,是长辈手中的红包。现在觉得,年是热气腾腾的团圆饭,是母亲从家中寄来的厚衣,是雪融化后留在地上的点点水渍,是跟好友在长达半年后的再次相聚。
人们常说朝花夕拾,年少时不信这世间有别离,现在方才醒悟,有时自己穷尽一生追寻的东西,其实一开始就在。对我来讲,对于年的感觉,亦是如此,小时候不懂什么是年,一转眼,记忆中的年早已淡去,只剩下零星回忆。
吴英奇曾经在其著作《故乡》里写道:“自从离家求学,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我想,现在我也切身体会了这番话。
现在的我已经明白,年不仅是一种时间的概念,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都会珍惜那些年的记忆。它藏在烟花散去的空气里,藏在年夜饭的欢声笑语里,藏在高挂于街头的灯笼里,藏在轻似鹅毛的大雪里。对于年的情感,早已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而对于家乡的思念,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所有游子的内心里。
爆竹声响,阑珊处总有人回望。哪怕早已夜深,也总会有人将年的记忆,伴随着入梦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