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生活周刊

12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冬天穿得越多
不一定越暖和

(2025年01月0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天,多数人穿得里三层外三层,认为把自己裹成球才暖和。其实不然,一起来了解羽绒服的保暖原理和冬日最佳保暖穿搭。
  羽绒服里穿太厚
  不一定暖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穿在身上的羽绒服虽然很厚,但却很轻,这正是其中蓬松的羽绒层的功劳。
  羽绒服本身并不产生热量,它主要通过阻止我们人体自身的热量散失来达到保暖的效果。羽绒服的保暖性能主要来自其填充物——羽绒。它们能够捕捉空气,形成一道静止的“空气墙”,减缓体热散失。可以说,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空气层的厚度。
由于羽绒独特的球状结构及每朵羽绒上成千上万根绒小枝,这些小枝跟空气结合在一起形成结合体,提高了导热系数,能有效阻止热量传导,保暖效果较好。
  但是大家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衣服穿得越多越厚,就越暖和。
  其实不然,尤其是羽绒服里穿薄一点才会更暖和。这是因为羽绒服内穿得太厚,会压缩羽绒层,减少内部空气量。当衣服层数超过某个值后,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存量反而会随着衣服层数的增加而减少,降低隔热效果。
  因此,冬天我们别穿太多层,也别穿太紧,稍微宽松一些,在内层制造额外的空气层,就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暖效果。
  
  “三明治”穿衣法学起来
  冬天不是穿得越多越暖和,学会“三明治”穿衣法,只穿三件,也能达到保暖效果。哪怕是零下十几摄氏度,这么穿也不会冷。
  穿衣服时我们可以分为三层,就像三明治一样:
  最贴近身体的为内层,主要负责透气;
  然后是中层,主要是起保暖、美观作用;
  最后是外层,主要负责防风保暖。羽绒服作为外层,内层穿薄一点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穿衣法。
  那么,内层、中层、外层衣服怎么选?
  内层衣物:建议选择纯棉或吸湿排汗的运动面料,避免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湿气在衣物内积攒,影响外层的蓬松度,降低保温性能。
   中层衣物:建议选择羊毛、羽绒或抓绒材质,稍微宽松的衣物,方便活动。
  外层衣物:建议选择防风防水的外套,如羽绒服、棉服、羊绒大衣、环保皮草、冲锋衣等,同时考虑透气性。
  但是,在湿冷地区,寒冷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应根据实际体感情况判断穿衣厚度、种类和件数。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