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程夏
读《飞花令里读诗词之秋风红叶散》里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下子就想到了《红楼梦》中“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香菱对这首诗的感悟,进而又联想到她那“甄英莲(真应怜)”的命运。
红楼梦的大主旨就是“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那些被摧残扼杀的红楼女儿中,香菱是让人怜惜的。她本是书香门第的小姐、父母的掌上明珠,谁知造化弄人,幼时因为下人失误被拐,从那以后,与她命运紧密相连的人都没有给过她任何善意。
拐子把她当扬州瘦马,就想卖个好价钱。薛蟠把她抢过来做妾,可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薛蟠没半个月就看着她跟“马棚风”一样了。她那样天真欢喜地盼着“有才有貌”的新奶奶过门,以为又可以添一个作诗的人了,结果“河东狮”夏金桂进门后,对她极尽折磨虐待,最终一缕香魂返故乡。
但我读到书中关于她的文字,却觉得不那么沉重。她第一次正面出场,就是笑嘻嘻地将宫花捧给周瑞家的,之后她学诗、斗草,大观园里每一个欢乐的场景都少不了她,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袭人都要死活拉了她来一块开心。
自始至终,香菱都心如明月。虽然人们最喜欢在月亮底下干些见不得光的事,可月光何曾沾染半分,始终皎洁如昔。就像香菱一样,无论发生多少不幸,她都是“精华欲掩料应难”,留在她心里的只有真善美。
当年跟着薛宝钗一家上京,那时香菱因为拐子贪财,被薛冯两家争买,冯渊被打死,薛蟠强抢了她,真可谓是刚出了虎穴,又入了狼窝,可那些血淋淋的经历却不如途中的美景让她印象深刻。
已经过了那么多年,她读到“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居然还能够和黛玉清晰地回忆起“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如果说林黛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宫仙草,香菱就是不染凡俗气息的自然精灵。这样的香菱还需要学什么诗,她本身就是一首诗。
可惜污浊的尘世容不下出尘的香菱。她不像平儿,虽然左右为难,到底还是王熙凤的臂膀;也不像尤二姐,纵然吞金早逝,但也曾经被贾琏真心爱过。她就那样莲枯藕败地香消玉殒了,可谁能又忍心让这样美好的生命那么凄惨地离开呢?
高鹗不是曹雪芹那样的谪仙,所以出于凡人最淳朴的愿望,他改变了曹雪芹的初衷,非要让香菱被扶正产子,得到世俗的圆满才离开,这是高鹗以自己的理解给予香菱最大的怜惜。
可是我想,如果香菱自己来选的话,她恐怕宁愿像《聊斋志异》里的白秋练那样,在生病垂危之际,让真正懂她的人为她读《梦李白》《采莲曲》,哪怕是在朗朗诗声中离去,也是含笑而逝。
最后猜一下,都说《红楼梦》结尾有一张“情榜”,宝玉是“情不情”,黛玉是“情情”,袭人是“情贤”,晴雯是“情勇”,香菱的话我猜应该就是“情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