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日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今年秋季(9月1日至11月30日)全国平均气温为11.8℃,比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统计显示,今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2℃,其中华中中部、华东中部、西南地区东北部、西北地区南部等地偏高2℃-4℃。辽宁、内蒙古、天津等16个省(区、市)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重庆开州(43.1℃,9月4日)、江津(42.9℃,9月4日)等37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持平当地秋季历史极值;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地共76站出现极端日降温事件。
秋季全国降水总体偏多,呈北多南少分布。全国共发生9次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1.9次,其中5次暴雨过程由台风活动引起。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预计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2024年12月)可能有极端强降温天气过程,后冬(2025年1月至2月)气温冷暖起伏显著。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大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大风、强降雪过程,西南地区东南部、华中西南部、华南西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和雨雪冰冻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