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5日是美国总统选举的正式投票日,美国媒体普遍认为,2024年大选是美国近年来选情“最为胶着的总统选举”。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在大选前最后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哈里斯和特朗普的支持率持平,均为49%。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至11时,各州的投票站开始陆续关闭,选票统计程序将随后启动。到2025年1月,美国国会将召开会议统计并认证选举人票数,随后当选总统正式宣誓上任。
选民普遍担心发生暴力事件
2024年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当地时间11月5日举行,此次选举将选出下一任美国总统、数百名国会议员以及大量州和地方官员。
美国东部时间5日零时(北京时间11月5日13时)刚过,新罕布什尔州迪克斯维尔山口镇选民按照传统率先投票。不过,美国绝大多数投票站5日早晨才开放,并于当天傍晚或晚间关闭。
此前,美国已有数千万选民提前完成投票。佛罗里达大学选举实验室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日晚,美国已有超过8100万选民提前投票,其中超过4400万选民提前在投票站投票,近3700万选民通过邮寄选票提前投票。
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本次大选民意高度分裂,选情胶着。总统竞选中,美国现任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和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围绕执政能力、经济、移民、堕胎权等议题持续相互攻击。
美媒的最新民调显示,近八成美国选民担忧大选后发生暴力事件。超过40%的美国选民“极其或非常”担忧大选后发生试图推翻选举结果的暴力事件,约三分之一的选民“一定程度上”担心出现这类事件。
在关键“摇摆州”之一威斯康星州多尔县,退休人员唐娜·希尔萨韦克表示,这场大选“充满愤怒情绪”,不同意见的人已不能心平气和地互相交流,攻击性都很强,很难达成共识。
马里兰大学国际和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克莱·拉姆齐担忧,无论谁胜出,都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政治和社会震动。
多州推出前所未有的安保方案
选举投票开始前,多州推出前所未有的安保方案,严防选后暴力事件等潜在“噩梦情景”。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3日报道,多州地方官员加强对关联选举地点的保卫工作,包括在重要计票中心屋顶安排狙击手,为选举工作人员设置应急按钮,部署无人机进行空中监控。此外,执法机构还安排了一级响应人员待命以及更多警力巡逻。
目前,内华达和华盛顿两州的国民警卫队已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骚乱,亚利桑那和宾夕法尼亚等州已为计票期间突发“状况”做好预案。据报道,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位于市区的选票点算中心已受到“如堡垒般”严密的防护。
在首都华盛顿,白宫四周加装了铁栅栏,附近多家商铺用厚木板封住玻璃门窗。华盛顿特区警方表示,特区3000多名警察将实行12小时轮班制度,大部分警察的休息和假期都被取消。
美国其他多州也已采取类似安保措施。数以百计的选举办公室以防弹玻璃、钢板门加固并增设监控装备,一些地区还为选举工作人员准备了防化服和解毒剂,以应对“可疑粉末邮件”威胁。在关键“摇摆州”之一的佐治亚州议会大厦周边已加装护栏。
当地时间11月5日19时至22时,包括7个关键“摇摆州”在内所有投票站陆续关闭。随后将启动选票统计程序,各州开始认证,大选结果或初步敲定。2025年1月6日,美国国会将召开会议统计并认证选举人票数。2025年1月20日,当选总统正式宣誓上任。
49%对49%,“摇摆州”最后“争夺战”
当地时间11月3日,咨询机构对潜在选民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哈里斯领先两个百分点。ABC News最后民调结果显示,哈里斯在全国范围以49%对46%居领先地位。《纽约时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哈里斯在七个摇摆州中的五个领先。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在大选前最后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哈里斯和特朗普的支持率持平,均为49%。
据法新社11月3日报道,美国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和特朗普2日在美国“摇摆州”展开对决,这是“最激烈的总统竞选”的最后一个周末,一系列“摇摆州”的集会将考验他们的耐力和说服力,争取最后一批犹豫不决的选民。
11月2日,两人都在北卡罗来纳州举行了集会,哈里斯还将在佐治亚州和密歇根州举行集会,进一步传递特朗普是“对美国民主的威胁”这一信息。特朗普则会前往弗吉尼亚州、佐治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他承诺将对政府进行彻底的右翼改造,并发动咄咄逼人的贸易战,以推行“美国优先”政策。
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选举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早上,全美已有超过7802万名选民提前投票,两位候选人都在大选前一天向选民做了最后宣传。
冲刺阶段双方互相“曝丑”和“揭短”
自特朗普锁定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开始,便拉开了这场政治斗争的序幕。
7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总统大选后,哈里斯下场与特朗普一较高下,哈里斯支持率也长时间保持领先。7月13日,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举行竞选集会发表演讲时遭遇枪击,仅仅6个小时后,特朗普就首次露面,乘机抵达新泽西州,足可见竞选在他心中的重要性。此后,特朗普支持率继续走高,不断逼近哈里斯。
9月初,哈里斯与特朗普首次面对面交锋,原定90分钟的电视辩论“拖堂”约15分钟。
9月23日,美国媒体发布消息,哈里斯竞选团队在亚利桑那州的办公室遭到枪击受损,事件未造成人员受伤。
进入10月后,选举从白热化到陷入“最后的疯狂”一词,两位候选人全力冲刺“摇摆州”——哈里斯深入“红县”挖墙脚,特朗普则在城郊扩展势力,争夺异常激烈。
随着选战进入冲刺阶段,双方阵营也利用各种资源相互“曝丑”“揭短”,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最后阶段双方选情依旧相当胶着,不得不加大对对手的“曝丑”力度,以打击对方支持率、提升自身选情。
历届美国大选不乏势均力敌的角逐
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被美国媒体称为“本世纪以来最势均力敌的一场较量”。回顾历届美国总统大选,不乏多次势均力敌的角逐。
早在2000年,美国民众就见证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总统选举。在当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乔治·W·布什(小布什)与民主党候选人艾尔·戈尔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结果显示,小布什在佛罗里达州的普选票数仅比戈尔多出537张,而该州普选票总计高达近600万张,可见胜出差距之小。
最终,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成为当时决定胜负的关键。根据“赢者通吃”规则,小布什靠这25张选举人票,以271张对266张选举人票的微弱优势,击败戈尔赢得了当年的美国大选。
到了2016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的争夺,同样惊心动魄。在宾夕法尼亚州,特朗普以48.2%对47.5%的微弱优势击败希拉里,打破了民主党在该州长期稳固的“蓝墙”,成为1988年以来首次拿下宾夕法尼亚州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凭借宾夕法尼亚州的20张选举人票,率先获得超过半数(270张)选举人票,总数以274张对218张战胜希拉里,赢得2016年美国大选。
2020年,大选再次呈现出胶着态势。在这一年的大选中,随着“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翻蓝,美国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拿下超出270张选举人票,在美国第59届总统选举中获胜。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