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我终于走出了
与父母交恶的心魔

(2024年11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诉人:爱秋(化名),女,39岁

童年缺失的爱,长大后全化成了怨和恨
  儿子叛逆得厉害,会莫名其妙地发火,甚至摔东西,学习成绩也严重下滑。开始,我给他讲道理,结果把他讲恼了,后来我以柔克刚,言行上都顺着他,也不行。儿子视我们夫妻俩为空气,你问他十句话,他也就回答一两句。眼看着明年就要中考了,担心、焦虑、气恼、苦闷让我坐立不安,食不甘味。
  丈夫见我整天愁眉苦脸,就说:“孩子叛逆期都这样,你没必要弄得跟世界末日似的……”
  其实,我也知道儿子正处叛逆期,性情跟言行有变是正常的,自己没有必要太过紧张,但我无法言明的是内心的恐惧。难道亲子关系也会遗传、会轮回吗?
  对,我今天要倾诉的不是儿子的叛逆,而是自己跟父母的关系。因为我很担心多年后,儿子跟我的关系与我跟父母一样,亲情缺失,彼此怨恨……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妈都是老师。我六岁之前,享尽无限宠溺,可有了弟弟后,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了被忽略、被冷落。于是,我动不动就哭,还提各种稀奇古怪的要求,这让本来非常宠爱我的爸妈很头疼,时常说我越大越不懂事。听到他们的批评,我很委屈,却没法表达,言行变得更加乖张。当妈妈被消磨掉耐心后严厉地呵斥我时,我就哭闹不止,爸爸看家里不得安宁,便把我送到了奶奶家。
  第一晚住在奶奶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我觉得爸妈不要我了,生气、委屈、害怕让我大哭大闹。爷爷烦了,说:“再哭就把你扔出去,我们也不要你了。”
  这让我更加确定了被爸妈抛弃的想法,但同时,我乖乖地去洗脸、睡觉。因为再不听话,就没人要我了。
  我跟爷爷、奶奶过了两年。奶奶去世,爷爷另外找了老伴,我被爸妈接回了家。因为长时间疏远,也因为自己内心太敏感,我处处觉得爸妈只爱弟弟不爱我,他们所谓的爱都是演出来的,尤其是他们对弟弟说有好东西记得先给姐姐吃时,我更觉得自己是外人。出于这样的心态,我不跟爸妈亲近,当然,他们或许觉得我都上学了,是大孩子了,不用抱我,也不用好言好语温柔哄我。看他们时不时抱着弟弟亲他、逗他笑,我就故意弄出很大动静。到后来,只要生气,我就摔东西,这让爸妈觉得我不懂事,训斥我。于是,我对他们的怨气一天比一天重。
  青春期叛逆时,我和爸妈的关系可以说是剑拔弩张,我恨他们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从不过问我在学校有没有被人欺负,还恨他们天冷了给弟弟买三件羽绒服,而我只有一件褐色、穿了两年的羽绒服,妈妈给出的理由是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能注重打扮。为了类似的事情,我和爸妈三天两头闹别扭,他们严厉地批评我,我则以哭和沉默回击他们。
怨与失望累积
我和父母关系走向恶化

  很多事情无法说清楚,比如我跟爸妈的关系。
  青春期叛逆时,我过得很艰难。高考压力、被同学欺凌,我的内心燃烧着一团火,在外不敢发泄,只能对内开火。身为老师的爸妈,他们会教育学生,却没能好好教育我。他们觉得给我找了好的学校,给了我好的学习空间,我却不去全力拼搏。因为恨铁不成钢,爸妈的言语也就变得犀利。我呢,从沉默不语到激烈反驳,怨他们偏心,怨他们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当我先后两次离家出走时,妈妈说后悔生了我,我就说生在这个家是我最大的悲哀……
  第一年高考失败,我被送到县城的中学。开始,爸妈隔两天就打电话来,我抱怨宿舍太挤、太嘈杂,食堂的伙食也差,他们就教育我要吃得苦中苦,还说人家都能适应你也应该能接受。后来,只要通电话就吵架,我索性把手机关了。就在我要崩溃时,班主任的一句话救了我:“不要对任何人有奢望,包括父母,你能靠的只有你自己。”
  从那时起我开始发狠,拼命地学,终于考到了理想的学校。大学四年,我寒暑假都去旅游,就是不想面对爸妈。后来,他们反对我跟没学历也没正式工作的男生恋爱,我偏要跟他在一起。爸妈就找到那男生,也不知说了什么,之后那男生态度坚决地跟我分了手。为此,我跟他们大吵,还扬言要断绝关系。
  为了早日脱离那个感受不到温暖的家,大学刚毕业我就结婚了,接着有了孩子。我坐月子时,我妈来过三次,每次都摆出教导者的姿态,让我不要看手机,不要光脚。虽然知道她是为我好,可我打心底里反感她,就没好气地怼她,妈妈很生气,索性不来了。
  老公家在外地,婆婆早逝,公公再婚,我休完产假,面临没人看孩子的困境,无奈之下,只好向妈妈求助,问她能不能提前退休帮我。我妈几乎没有半点犹豫,一口回绝:“这个班我带了两年,再有几个月中考了,你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再说,学校也不会批准……”
  我扭头就走了,伤心、屈辱和愤怒让我泪流满面。此后两年多,我没再去父母家,有时爸妈买了东西来看孩子,我的态度也很冷淡。过年走娘家的日子,我故意去二姨家也不回爸妈那里,他们很伤心,多次跟我解释当初是不得已,我一句话都没回应,因为我心里充满怨恨。
  有了二宝之后,我体会到父母当年的处境
  我和爸妈的关系恶化了很多年,直到我怀了二宝。我从没想过再要个孩子,没人帮着带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怕儿子重蹈我的覆辙:被忽略、被冷落,长成一个不快乐的孩子。
  爸妈知道我要流产,不停地劝我改变主意,妈妈还说她会帮我带孩子。那时,我觉得弟弟在国外留学以后不打算回来,爸妈想让我养老才跟我示好的,于是,我说的话就很难听,妈妈哭着走了。
  最后还是我老公打破了僵局。他是那种特别善良的人,他时常说自己从小没了妈妈,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后来我跟他回老家,才听他姑姑说他从小到大受了很多欺负,吃了很多苦,可他嘴里从没说过谁一个坏字,而且每当我历数爸妈偏心时,他总是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跟他结婚这么多年,都是他去我爸妈家,替他们做事情,我和爸妈的关系一直都是他在维系。对于生二孩这事,他先征求了儿子的意见,又做我的工作,最终我动摇了。
  直到临产前,我还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让儿子感觉有了妹妹就失去了父母的爱,要时刻关注他的情绪,要好好关心他。但是,不自觉地,女儿到来后,我心里和眼里全是她,直到儿子说他的鞋子挤脚了,我才想到有好久没关心他的吃穿和学习了。
  这次因为我妈尽心尽力带孩子,我们母女间的关系缓和了很多。眼看着要奔向花好月圆的结局了,儿子却开始叛逆了。看他整天没事找事,有事就大动肝火,我又急又气,不免担忧他将来会像我怨恨爸妈那样怨恨我。为了解决问题,我看了很多书,也与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交谈。朋友让我重新回想自己的童年,参照眼下的生活,然后再做思考。
  回忆和反思后的最大收获,不是儿子立竿见影地不叛逆了,而是我意识到了自己跟父母关系的心魔:爸妈的偏心是出自本性,即便他们算是知识分子,在养育孩子方面也没有一颗自觉反省的心,作为小孩子的我,敏感要强,把父母不完美的言行过分夸大渲染为对我的冷漠和放弃,我由此做出应激反应,加上我们一直都没有好好沟通,其中的误会和曲解导致积怨多年……
  之所以能够认识到这点,是我意识到二宝出生后,我让丈夫专心管儿子,我全力带女儿,从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到不管不问,儿子心里肯定是有落差和委屈,甚至是有怨气的,他不知如何表达,只能用叛逆来发泄,我由此想到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也是如此。明白了这点后,我决定先改变自己,做一个温和睿智的妈妈,尽可能多地陪伴儿子,而非把他划拨给父亲管教,自己只负责专心养育女儿。
  解开心魔后,我整个人轻松了很多,我相信只要自己多多付出爱,让儿子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儿子会安然度过他的青春期,我们的亲子关系也会变得和谐、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