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潘桂华
春播秋收。连日来,中国姜蒜之乡安丘市的大姜迎来收获期。姜田里,种植户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抓紧出姜;生产路上,运送大姜的车辆往来穿梭,出姜、卖姜、存姜,秋末的田野奏响一曲热闹欢快的丰收乐章。
10月30日,在安丘市兴安街道白芬子社区河南村村西,田野里随处可见出姜的忙碌身影。在路边,种植户刘跃升正和家人忙碌着,一墩墩大姜姜苗粗壮,出土的大姜个头饱满,十分喜人,随便叉出一墩,就有八九斤重,有的重达十几斤。“我采用有机种植方式,标准化管理,这2.5亩地去年收获了约5万斤大姜,今年的产量预计和去年持平。按照眼下每斤2.8元的地头收购价计算,毛收入在十四五万元,除去熏地、肥料、人工等成本,能赚十二三万元。”刘跃升说。
高产量加上好价格,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一墩墩大姜破土而出的瞬间,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种植户的脸上。
据悉,兴安街道大姜种植面积1.5万多亩,分布在葫芦埠等80个自然村,距离白芬子姜蒜批发市场两公里远的河南村是公认的大姜种植专业村。
河南村党支部书记张桂奉介绍,他们村有380户人家,今年种植大姜1200亩,户均近3亩,其中种植面积达到10亩以上的有30多户。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仅大姜一项全村纯收入在2400万元以上。而且村民们通常不在收获季节卖姜,而是存储起来等市场价格更好的时候再出售,获取更高收益。
在种植户张月武的姜田里,一支十几人的劳务队正忙着将刚采收的大姜去土装箱,一箱箱封装好的大姜均匀地散布在姜田里。尽管每公斤接近6元的价格已经十分诱人,但张月武并不急着出售,而是全部运到恒温库储存起来,等价格合适的时候再出手。
说到产量,张月武告诉记者:“今年春天在小拱棚里的时候烤了姜苗,所以产量较低,亩产量在一万四五千斤,去年亩产量在一万七八千斤。我一共种了19亩大姜,采收已经忙活了六七天,再有一星期就能收获完毕。”
“80后”的张月武是种姜专业户,他种姜采用滴灌、机防(无人机防治病虫害)、机械化管理,还自建了恒温库用来存储大姜。姜价低迷的时候,他还会收购大姜储存起来,等到价格上涨后再销售,好年景收入达到数百万元,着实让人羡慕。大姜成了他发家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