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李国英是安丘市辉渠镇辉渠小学的语文老师,29年来,她坚守乡村教育一线,为了让学生们都能放飞梦想,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教学成绩突出,李国英曾获“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安丘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李国英现在教五年级的语文课,她班里有22名学生,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她都非常了解。“每学期我都会按照课程标准做好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能力、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确保他们能够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李国英对记者说,乡村孩子多数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放学回家以后,老人不能辅导功课,这就要求她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
为此,李国英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她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智有所长。在她的细心教育和引导下,班里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能自觉完成作业并复习、预习课程,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第二天到学校向她请教。
李国英是从乡村走出来的,她深知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对于乡村孩子来说,最缺的就是拓展知识的途径,是书香的熏陶。“我觉得对于乡村学生来说,语文课起着为知识筑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是我的责任,这份责任很重。”李国英说,读书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了解外面的世界、丰富自己的内心,在他们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这对乡村孩子来说很重要。“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有限,家长不愿意给学生订阅课外阅读书目,我就把一些经典篇目打印出来,让孩子们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而且我还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提高写作能力”。
身处一所乡村学校,李国英深知,只有自己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因此,她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教改活动,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她探索打造“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
李国英真心实意地关爱着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在生活上也非常关心学生。“不少学生的家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性格比较敏感、内向甚至自卑。”李国英说,她经常找机会给学生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她都不吝给予赞美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进而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应该被看见,每个孩子的长处都应该得以挖掘。”李国英认为,教育就是要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长处,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在未来的教育路上,她会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成长,让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