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潍坊人物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世赛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2024年09月2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学生孙伟龙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勇夺金牌,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从中考成绩不理想,到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孙伟龙用五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逆袭之路。世赛冠军是怎样炼成的?孙伟龙说:“请坚信,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何赛
(署名除外)

眼含热泪跳上最高领奖台
  时间回溯至法国当地时间9月15日晚,根据世赛颁奖规则,59个项目按照项目序号公布颁奖顺序。如果选手获奖,世赛组委会志愿者会到代表团选手区域提前找到选手,引领其到颁奖台。当志愿者到中国代表团找孙伟龙的那一刻,他心情无比激动,这意味着他拿到了奖牌。
  铜牌?银牌?金牌?孙伟龙此时心里并没有答案。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主持人宣布,其他两位选手成绩并列,同时拿到了银牌。
  根据规则,两个选手同时拿到银牌,这个项目将不设铜牌,这意味着孙伟龙拿到了金牌。在台下,孙伟龙就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开始呐喊“China”。
  当金牌得主孙伟龙的名字从主持人口中喊出的那一刻,站在台下的他眼含热泪,一跃跳上最高领奖台,口中更是不停大喊着“China”……
  为了这一刻,孙伟龙整整奋斗了五年。此前,我国选手在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只拿过一次优胜奖、一次银牌,这个项目的金牌长期被欧洲选手垄断。
  孙伟龙这次为国出征,唯一的目标就是拿金牌。最终,他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比赛的22个小时刻骨铭心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项目在比赛难度上创下了历史之最。比赛内容是要求选手按照图纸,给一栋中型建筑制作一套完整的管道与制暖系统,比赛时间横跨四天,共计22个小时。
  主办方一共提供了10张图纸,题量之大超乎想象。比赛考验选手铜管软钎焊、铝塑管卡压连接、不锈钢管卡压连接等技能。安装尺寸精度都控制在2毫米以内,管道的水平、垂直度控制在0.5°范围内。
  每天的比赛过程中,选手不允许与任何人沟通交流,不允许离开工位,不允许使用任何可以插电的工具……对于选手来说,是精力、体力、耐力、意志力和能力的严峻考验。
  世赛设置了两个调试模块,在国内比赛中是没有的。针对调试模块,主办方提供了一本全英文的说明书,多达1000多页。对只掌握基础英语的孙伟龙而言,要想看懂这本说明书,难于登天。“学院给我配备了专门的英语教师,对我进行了专题培训,我把其中一些重点词句靠死记硬背勉强记了下来,就这样上了赛场。”孙伟龙说。
  对孙伟龙来说,这22个小时,刻骨铭心。
  “因为目标定得很高,刚开始心理压力很大,但后来慢慢冷静下来,自己已经是国内最顶尖水平了,只要正常发挥,静待结果就好。可以说,报国之心、报国之志,支撑着我走到了最后。”孙伟龙表示。
一路逆袭获得世赛参赛资格
  2018年,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孙伟龙,没能考上高中。在家人的建议下,孙伟龙进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这成为他改变人生命运、一路逆袭而上的起点。
  2019年10月,管道与制暖项目校集训队到孙伟龙班里选拔,他报名参加。第一轮考的是文化课成绩,淘汰最后两名,孙伟龙的成绩是倒数第三,勉强留在了队里。第二轮考的是实操能力,孙伟龙逆袭夺得第一名,他超强的天赋引起了教练的注意。后来,又经过重重考验、层层选拔,他最终成为该项目梯队的预备选手。
  2022年下半年,孙伟龙正式参与训练,并开始代表学校参赛。在2023年6月举行的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孙伟龙一鸣惊人,获得管道与制暖项目的金牌,代表山东省参加国赛。同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孙伟龙夺得银牌。
  孙伟龙的教练朱彬介绍,由于管道与制暖项目是世赛选拔项目,比赛中获得前五名的选手被国家选拔出来进行集训,谁最终夺得第一,谁就能获得代表国家参加世赛的资格。
  今年3月17日至21日,人社部组织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集中考核比赛,孙伟龙夺得第一,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资格。
双手和双膝上满是厚厚的老茧
  从2019年加入校集训队开始,在学校老师的影响和引导下,孙伟龙立下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
   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孙伟龙每年都是从大年初三就开始训练,一直持续到腊月廿八才回家,平时没有节假日。“过年回家,他也带着工具和材料回来,跪在地上训练,他的双手和双膝上都是老茧,比我的手都粗糙,说不心疼他那是假的。”孙伟龙的母亲宋秀荣说。
  在备战世赛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孙伟龙吃住都在训练场内,几乎每天都是早上6时就开始训练,第二天凌晨才结束训练,每天只睡几个小时。
  孙伟龙的刻苦,让他的教练张海波都敬佩不已。张海波说,刚加入校集训队时,孙伟龙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但他有着超出同龄人的优秀品质,非常沉稳,耐得住寂寞,面对挫折永不服输。在后来的学习和训练中,孙伟龙正是靠着这种品质,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掌握一技之长,也能收获出彩人生
  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让青年一代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技能改变了孙伟龙的命运。这次比赛夺得金牌的人虽然是孙伟龙,但他成功的背后,凝聚的是无数人的心血。
  从孙伟龙参加国赛开始,省、市各级有关部门和学校都对他鼎力支持,组建专业项目团队,为他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比赛。
  孙伟龙说,未来他将继续传承工匠精神,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坚定走好技能报国之路。同时,他期望自己能够带动、影响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之路。
  “虽然我中考时发挥不理想,但凭借自己的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同样能掌握一技之长,收获出彩人生。”孙伟龙说,希望他的学弟、学妹们和其他有志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青年人能从他身上汲取力量,坚信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同学张义炜说,孙伟龙在世赛夺金的事迹让他备受鼓舞,未来会学习孙伟龙“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坚定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争做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打头阵、挑大梁的技能人才。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孙科顺表示,国家为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提供了无限机遇。作为专业培养技工人才的院校,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将以孙伟龙世赛夺金为契机,在全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新风尚,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