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通讯员 穆春宇
寿光市文家街道桑家庄村和小尧村相邻的闲置土地被激活,即将开工建设新项目;借助桑家营子村修路契机,董家屯村用最小的投资,修缮本村出村路,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今年以来,寿光市文家街道一些村庄横向联合,协同发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8月21日,记者采访中发现,让这些村庄深度互动、向好向上的动力,源于跨村联建。
“我们村引进的汽配城项目搞了好几年了,非常成功,后来投资商打算搞二期,需要从我们村和小尧村同时租赁土地,由于涉及面广,不好协调,项目一直拖了下来。”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桑宗彬告诉记者,项目相关方无法取得最大公约数,不但耽误了项目推进,也让土地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了村集体和群众增收。
就当人们为之惋惜时,跨村联建为难题破解带来了曙光——文家街道规划成立2个新村党委和10个新村党总支,启动跨村联建工作,遵循各村自身发展规律,把握片区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以及产业基础等因素,对辖区内的村居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和契合度开展联建工作。根据新的组织架构,桑家庄村、小尧村等几个村庄组成了桑家新村党委,从两家人变成一家人,以组织融合推动发展融合、治理融合,在重大事项上愈发形成合力,汽配城项目二期柳暗花明,由此注入强大动力。
桑家新村党委书记王文涛深有体会:“从两个婆婆拿主意变成一个婆婆拿主意,强化了项目推进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把村民最关心的利益分配等焦点问题解决得更好,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兼顾投资商的诉求,使跨村联建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变量和村强民富的重要保障!”
小尧村党支部书记桑文元对此给予好评:“我们两个村联手,办成了原先自己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情,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集体资源的保值增值,对群众有交代了。”
相对于上述两个村庄,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和董屯村则演绎了连村道路改造从各自盘算到同心协力的跨越。据桑家营子村党支部书记桑明亮介绍,他们村与董屯村相邻,原计划对北出村路进行修缮,该路段连接着董屯村的西出村路,董屯村虽然一直想对该路段进行维修,但由于投资费用较大,迟迟未开工。后来通过跨村联建,董屯村借桑家营子村修路契机,仅投资一小部分,便完成了出村路的改造,彼此实现了联建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