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给书穿“新衣”

(2024年08月2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惠艳

  在我的童年时光里,每到新学期开学,包书皮总是一项充满期待与乐趣的活动。
  记得那时候,新书发下来,带着淡淡的墨香,崭新的书页仿佛藏着无尽的知识宝藏,每一次翻开都生怕把书页弄脏。而包书皮,无疑是我们给予这些宝藏的第一层保护。
  我们会精心挑选各种材料来包书皮。最常见的是母亲为我们姊妹留下的旧挂历纸,那光滑的表面和漂亮的图案总是让人心生欢喜。还有的同学会用厚实的牛皮纸,虽然朴素,但却十分耐用。由于一年的材料不够我们三人包书,爸爸便会到连队办公室找些旧报纸,虽说不是太美观,且几天后边缘又会磨烂,但总归比没有要好得多。
  包书皮的过程细致而充满挑战。首先,需小心翼翼地把书的封面和封底平整地铺在纸上,用铅笔沿着书本的边缘轻轻地画出轮廓。然后,拿起剪刀沿着线条剪裁,这一步必须格外小心,稍有偏差,书皮就可能不合适。
  接下来,便是折叠和粘贴的环节。把书的封面和封底分别裹进纸里,折出整齐的棱角,再用胶水或者透明胶带仔细地粘好。每一个动作都要轻柔且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记得有一次,我为了包出一本特别漂亮的书皮,花费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不断地调整、修改,直至自己满意为止。当最后一本新书都穿上了“新衣”,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简直难以言表。
  包好书皮后的书本,整齐地摆放在书包里,每次打开书包看到它们,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温暖和喜悦。
  那些包书皮的日子,是童年里简单而又美好的时光。它不仅让我们学会了珍惜书本,更培养了我们的耐心和动手能力。如今,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书皮,只要简单套上就行了。虽然已经不再需要亲手包书皮,但那段回忆却永远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