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晓晴
位于安丘市官庄镇西南的马家寨庄村有一棵神奇的国槐(上图),已经近400岁高龄,因树干中空被大风吹倒十余载,但依然生机勃勃,书写着生命的顽强。
马家寨庄村地处官庄、石埠子、辉渠三镇交界处,距离安丘“天路”仅1公里多。随着“天路”旅游热的兴起,这个不为人知的小村落也热闹了起来。
这棵国槐位于马家寨庄村西北一处老房子大门口,黄土结构的房子主体已经坍塌,仅剩大门门楼依旧挺立,国槐整体倾倒,树干靠近顶端倚靠在门楼之上,成为支撑大树的“拐杖”。粗壮的树干内部早已中空,仅剩的外层也是千疮百孔,树上满是岁月雕刻出的大小孔洞和深深沟壑。即便如此,苍劲的树枝犹如一只只壮硕的手臂伸向天空,一根根枝丫生长出成片的绿意,绿叶的中间捧出一串串小小的花蕾,等待在一场夏日的潮湿与炽热中盛开。
根据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专业测算,这株国槐的树龄已经有近400年,树高8.5米、树围超过4米、冠幅达10米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生态价值。马家寨庄村村务负责人马金一说,这株古树的具体来源已不可考,据村民口口相传,当年先辈背井离乡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山东,临行前从家乡折了一根国槐树枝当作拐杖,到达马家寨庄村位置后,随手将拐杖插进了土里,因为这里水源丰富,这根拐杖居然发了芽生了根,历经世世代代,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随着年岁渐长,国槐历经风雨侵蚀与虫害啃噬,树干中部干枯,在十几年前的一场狂风中倾倒,因有旁边住户的门楼支撑,才避免了从根部折断。
伴随着村子共荣共生,这株国槐早已成为了村里的重要一员。古树倾倒后,村委曾联系专业团队到现场调查,打算借助支撑将其扶正。“专家建议我们保持现状,避免对它造成二次伤害。”马金一介绍,村里为其“量身定制”了支架,将树干稳稳托住,同时定期进行浇灌和除草,这株古树就这样坚强地活了下来。如今,村里正计划结合这棵“有故事”的国槐,对周围民居进行修缮,打造一处充满故事与乡愁的乡村旅游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