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军
早听说八岐山美景如画,一直未能餐其秀色。季夏时节,我驱车来到了离临朐县城20多里的五井镇花园河村西侧的八岐山。
车子一进入八岐山腹地,感觉就立马变了,清新的空气、凉爽的山风扑面而来,把从家中带来的暑气一扫而光,浑身不再有那种黏糊糊、皱巴巴的感觉,而是清澈的一身通透,仿佛刚从浴室中走出来一样。
停下车子,就闻到了各种花香。依香而寻,最浓的当属漫山遍野正在开放着的荆树花,芳香浓烈,像酱香型白酒的味道,让我嗅闻不止。放眼望去,海拔530米的八岐山巍峨耸立、峭壁斧削,像九天垂下的雄伟屏障,如地面隆起的坚强臂膀,威风八面地矗立在我的眼前。尤其是那连绵的八个山头,一字排开,像一个一个英武的将军,头戴金盔,身披铁铠,手握宝剑,目光炯炯,虎视眈眈。又如一座座莫高石窟,胸藏万事、跨越千年、神秘莫测、叹为观止。据嘉靖《临朐县志》载:“八岐山,以山顶有八尖,故名。或云八旗,则失之考矣。”其实八岐山还有其他的名字。康熙《临朐县志》载:“八岐山,即《魏书》之八士山,下如九叠屏风,上则八峰骈秀,如森戟排空。”据此可推断,八岐山最初应该叫做八士山,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民国《临朐续志》记载:“八士山,在县治南二十五里。逄山南十里有八岐、八旗各名。”
八岐山下植被丰富,放眼望去,那山楂、柿树、核桃、那不知名字的各种果树,林林总总、层层叠叠,绵延不断挤满了山谷,仿佛是凝固的海洋。从这些生长的果树中仿佛看到秋后的累累硕果,嗅到了满山遍野的芳香。从远处看,八岐山阴面山坡上栽种的小松树,一棵棵、一片片,长得齐整、排得有序,仿佛是无数的士兵在抢占山头,赢得制高点。这些松树,给八岐山带来的不再是山的单调,而是绿的丰满。
我自择窄径,一边欣赏一边徒步而上,好不容易爬到山顶,舒一口长气,喊一嗓子回声响亮,顿觉神清气爽、五体通透。云在头顶飘忽,山在脚下沉稳,云山雾海,真有一种飘飘欲仙、腾云驾雾,手可摘星辰的感觉。站在山顶,极目四望,但见朐城内高楼隐约可见,朐山太和塔影影绰绰;公路上车流如水,村落间绿树环绕;环山路像一条飘带挂在崇山峻岭之中,远处那连绵的高山像饱经沧桑的老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站在山顶俯瞰山谷,满目苍翠、幽深寂静、游人星星点点,一派祥和,偶尔传来知了的鸣声,更增添了山谷的幽静。我这才体会到了那句“蝉噪林逾静”的妙哉。
站在八岐山上,凉风习习,心胸开阔,浮想联翩,感喟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感慨于世事茫茫,人生几何的短促。古人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是呀,山从无欲望,沉稳踏实,经千年风霜,从不改其容颜。一个人只有淡泊名利,方能安放自己的心灵。或许从八岐山一游中收获的不仅是美景,而是一种参透人生的活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