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15日晚,2024年央华戏剧、莫言剧作《鳄鱼》在潍坊大剧院精彩上演。话剧《鳄鱼》围绕主人公单无惮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话剧。紧凑有力的故事情节、情感充沛的演员演绎,深深吸引和打动了观众,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东升 郭超 齐英华
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巩建国
赵文瑄、张凯丽等同台飙戏
2024年央华戏剧、莫言剧作《鳄鱼》在江苏苏州首演后,曾赴多座城市巡演。我市作为巡演的第六站,开演前就备受市民期待。
6月14日晚,随着音乐响起,话剧《鳄鱼》正式与潍坊市民见面。赵文瑄、张凯丽、邓萃雯、么红、白凯南、王菁华、李龙吟、李宗雷、林子濠等共同带来了精彩演出。演出分为四幕九场,全长三个多小时,两条观众走道也成为演出场景的一部分。演出中,赵文瑄、张凯丽、邓萃雯的同台飙戏,收获观众阵阵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赵文瑄虽然是第一次出演话剧,却凭借扎实的演出功底、大段内心独白,赢得观众一致好评。剧中台词妙语连珠,在黑色幽默的基调下,有着令人深思的哀鸣。
《鳄鱼》是莫言创作的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长篇话剧。故事通过一条无限生长的、会说话的鳄鱼,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深刻探讨“欲望”这一主题。在国外的十年间,单无惮身边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前妻欲与“情人”争夺别墅所有权;外甥一边从单无惮身上榨取“素材”,一边劝诱单无惮加入国外行为艺术;老部下前来劝导,看似动情,实则任务在身……矛盾的心理日益加剧,在观察、研究鳄鱼,直至与鳄鱼对话的过程中,单无惮从鳄鱼身上看到了自我。他不断为鳄鱼更换更大的鱼缸,纵容它渐渐成为长达四米的庞然巨兽。而人类的欲望,有时就像那条鳄鱼——如果不限制它,便会快速地膨胀,甚至有一天吞没了人本身。
莫言用复杂的人性的救赎过程,深刻地揭示人性在沉沦中的复杂。作品融合莎士比亚式的精彩对白、富于想象力的戏剧冲突设计,加之独具特色的“莫言式魔幻”,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教育警示作用。
紧凑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观众
“《鳄鱼》这部作品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故事。例如主角单无惮,通过他可以看到人们在现实压力下的挣扎和成长。这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面临的道德困境和心理挑战,也表达了作品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潍坊市文联签约作家、潍城区作协主席朱建霞表示,通过单无惮,观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鳄鱼》写了一个很好看的故事,而且是一个视角独特的官场故事,但我认为其实写的是人性,任何观众都不可能在鳄鱼面前神色坦然、无动于衷。”奎文区作协主席李万瑞表示,《鳄鱼》除了有深刻的主题和丰富的内涵外,在艺术表现上也有极高的水准。在剧中,单无惮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智慧和机锋。他们之间的对话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同时,莫言巧妙地运用了戏剧冲突的设计,使得整部话剧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感。
家住高新区的李女士说:“莫言亲临现场,可以说是演出的一大‘彩蛋’。我之前看过很多莫言的作品,能和莫言一起观看演出,太荣幸了。演员们卖力地演出,也把我的注意力紧紧抓住,三个多小时感觉一下子就过去了。”
《鳄鱼》创排巧思不断,道具设置、舞美设计、音乐创作颇具风格。作曲家梅林茂为《鳄鱼》带来创作生涯中的首次戏剧原创音乐。舞美、服装、灯光设计皆为活跃在法国各大剧院的艺术家,展现了创作团队和演员的强大实力,为观众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莫言惊喜亮相,向家乡父老乡亲问好
6月15日晚,莫言剧作《鳄鱼》在潍坊的第二场演出如期上演。“咱们潍坊老乡莫言会来吗?”成为当晚最受关注的话题。
开演前几分钟,现场忽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观众中传出几声“莫言来了”。身穿紫色T恤的莫言刚落座观众席,立刻就有观众拿着《鳄鱼》一书去找他签名,也有观众掏出手机记录这难得的一刻。
三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演员们上台谢幕,台下掌声不断,此刻,观众席上灯光尚未亮起,观众还沉浸在戏中,莫言悄悄离场了。
演员谢幕后,张凯丽“客串”主持,代表全体演职人员,向潍坊热情的观众表示感谢,感谢观众这么晚了还在看他们的演出。“我们怀着万分高兴和激动的心情来到莫言老师的家乡——山东潍坊,因为莫言老师,所以我们特意安排首轮巡演就到潍坊。”张凯丽说,非常巧合的是,他们的团队中有数位山东籍的演员。
祖籍山东莱阳的赵文瑄夸赞“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张凯丽让他说一句刚学会的潍坊话,赵文瑄一句“《鳄鱼》奇好看”赢得掌声和高呼。
演员尹志浩是地道的潍坊小伙,他跟观众互动时说:“潍坊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鳄鱼》好看不?”“好看!”他还及时地给这部戏做起宣推。祖籍山东聊城、山东即墨、山东黄县等地的演员也一一作了自我介绍。
张凯丽祖籍山东烟台,她说,所有演职人员在济南籍导演王可然的带领下完成这一作品。最后,她向大家隆重地介绍一位山东人,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莫言老师。“有请莫言老师。”
此刻,灯光给到观众席,几乎所有观众都望向莫言的位置。“莫言老师呢?”张凯丽喊着,观众席上却不见了莫言。原来,莫言已经到后台,准备与观众见面。
张凯丽向观众介绍,《鳄鱼》全国巡演首场在江苏苏州,莫言出席,15日晚他在家乡潍坊是第二次现场观看演出,“欢迎莫言老师回家”。
在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期盼中,莫言走上舞台。“潍坊的父老乡亲们好,晚上11点了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看戏。我是第二次看这部戏,第一场在苏州看的,这一场看得确实比那一场更加投入,好几次都流下了热泪,也有好多愉快的、会意的、发自内心的笑声,这是一部亦庄亦谐,也是非常严肃又让人心里非常有感触的戏。感谢艺术家们如此生动地、准确地演绎了剧本,甚至有创造、有发展。”莫言表示,这部戏的主创中有诸多山东人或与山东有关系的人,如此可见山东不仅是文化之乡、艺术之乡,更是人才之乡。
◇花絮 主创见面会成山东老乡见面会
6月14日上午,2024年央华戏剧、莫言剧作《鳄鱼》潍坊站主创见面会在潍坊大剧院举行。见面会现场,《鳄鱼》导演王可然,演员赵文瑄、张凯丽与大家分享了《鳄鱼》创排背景及幕后故事。
作为一部挖掘人性深处的魔幻现实主义话剧作品,剧中可谓山东元素满满。除潍坊是编剧莫言的故乡外,王可然、赵文瑄、张凯丽祖籍皆是山东。此次来潍坊,现场俨然是山东老乡见面会,让人倍感亲切。
导演王可然首先介绍作品创作初衷,他说:“莫言的这个剧本太好了,把它搬上舞台,我希望演员可以照见自我,让观众看到演员对作品表达的更多可能性。这次邀请来的很多演员都家喻户晓,可以说每位演员对角色的把控和演绎都恰如其分。剧中有一个表面上若有似无,内核却极其强劲深刻的‘主人公’,那便是——光,每一个角色心里都在追着这个‘光’,没有这个‘光’,所有的救赎便不可能存在。”
“我七年没有登上话剧舞台了,就是在等一部力作,当这部作品找到我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现场,张凯丽分享了出演这部话剧的初衷,并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她的个人感悟,希望观众在戏中得到启发。张凯丽是潍坊的老朋友,曾多次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此次来潍坊,她对潍坊日新月异的变化惊叹不已。现场,张凯丽还和两位主创学起了潍坊方言,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30年在影视圈摸爬滚打、第一次表演话剧,《鳄鱼》对演员赵文瑄来说,“这部话剧有点违反他的原则”。面对这样一部力作,赵文瑄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导演。“我在剧中饰演‘单无惮’,导演给我很多发挥空间,他多次为我示范,帮助我在节奏、精神、想象力中,准确传达作者意图,让观众在剧中享受我的表演。”赵文瑄说,虽然是第一次来潍坊,但对潍坊并不陌生。现场,他还亲切地为潍柴“代言”,盛赞潍坊是一座很有活力的城市。
活动现场,三位主创还收到了潍坊风筝,了解潍坊风筝的特色及如何放飞。精美的潍坊风筝,成功架起主创与潍坊这座城市“友谊的桥梁”,为此次见面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侧记 《鳄鱼》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照见
莫言创作的《鳄鱼》是一部拯救欲望的大戏;是一部救赎而不能、追逐光的大戏;是一部光永远在,并且能够成为人们的修行和人生启迪指导的大戏。台上,演员倾情演绎;台下,观众泪盈双眼。
灰暗的舞台布景,与舞台上时尚的家居形成鲜明对比。在单无惮美国的家里,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每个人在诉说着不易,却都想从单无惮身上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的贪婪、愤怒、歇斯底里,在与单无惮的你来我往间,引发了观众对现实的思考。
剧中很多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单无惮的妻子吴巧玲(张凯丽饰)认为和丈夫因为爱走到了一起。就像吴巧玲出场时,那束为她亮起的光,她在这束光中从走道缓缓走向舞台,走向了她深爱的丈夫,这一路至少在她心里是充满希望的。然而,现实却给吴巧玲泼了一盆冷水。她渐渐明白,丈夫和自己结婚,只是为了利益。吴巧玲选择隐忍,却并未换来丈夫一丝怜悯。自此,吴巧玲为了给儿子争夺别墅所有权,她与单无惮的情人瘦马(邓萃雯饰)上演了一场场对手戏。张凯丽扮演过很多母亲角色,作品家喻户晓。此次扮演吴巧玲,让观众看到了她演技的另一面。她在剧中情感的迸发,也将剧情推至高潮。
瘦马这个角色,自私之中却又可悲、可叹,她迫切想从单无惮这里得到名分,却意外得知未出生的孩子为单无惮所害。邓萃雯演出了一位母亲对母爱的渴望,也演出了爱而不得的失望。
此外,单无惮的外甥牛布(白凯南饰)与行为艺术家灯罩(么红饰),一边从单无惮身上榨取“素材”,一边劝诱他加入国外行为艺术。白凯南的妙语连珠与么红扎实的台词功底,让人看到了亲情与利益背后的另一面。
单无惮的儿子小涛(林子濠饰)渴望父爱,却在父爱的缺失中成了一名“瘾君子”。舞台上,他为熟睡中的父亲轻轻盖上衣服、与父亲促膝长谈,以为会换来一丝父爱,最终却带着失望离开了这个世界。当童声《歌声与微笑》响起时,单无惮以一句“你的罪受完了”,为小涛的一生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林子濠出场只有短短几分钟,演技却十分炸裂,是这部话剧的一大亮点。剧中,他完全融入了一名“瘾君子”的状态,将动作中的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
单无惮最后的大段独白,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不仅演尽了一个贪官的一生,也演出了赵文瑄对角色的理解。现场观众的欢呼和掌声,既是送给赵文瑄,也是向莫言致敬。
三个多小时的演出,观众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一个精彩环节。观众的配合,也深深感染着舞台上的演员。虽然此前已经演过五场,但仍然全力以赴,认真投入。他们的精彩表现让观众沉浸剧情之中,时而欢笑,时而泪流。
演员谢幕时,经久不息的掌声涌向舞台,还有不少人向台上的演员挥手致意。观众纷纷表示:“这不仅是莫言创作的又一部力作,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人生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