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小心!这种降温“神器”可能变“炸弹”

(2024年06月1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益阁 通讯员 李红娜
  随着气温攀升,暴晒后的汽车秒变“蒸笼”,坐进去就像“蒸桑拿”,不少车主购买了号称喷一下即可降温10℃的“降温喷雾”。对此,潍坊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救援人员提醒,“降温喷雾”安全隐患较多,使用不当很可能成为“定时炸弹”。
  消防救援人员表示,“降温喷雾”上标的主要成分是LPG,也就是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把这些易燃易爆气体通过加压液化存储在金属罐体中,喷出后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环境热量,实现快速降温。
  消防救援人员提醒,“降温喷雾”中的易燃易爆气体一旦遇到明火或热源,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此外,有的“降温喷雾”添加了甲醚。甲醚是易燃易爆气体,而且具有神经毒性,高温下易于挥发,大量吸入会让人窒息。
  使用“降温喷雾”时,务必注意杜绝火源,在密闭空间内慎用。不要长时间放置在车内,即使没有遇到明火,在高温天气,“降温喷雾”暴晒后可能由于过热发生爆炸。不要让“降温喷雾”接触皮肤,有的“降温喷雾”可使局部温度降至0℃以下,若直接对着身上甚至皮肤喷,可能造成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