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到一个地方旅行一定要去打卡美食街,它是有着专属记忆的博物馆,民生百态尽藏其中。在寒亭区开元街道西虹市美食街,有一家特色油饼店,每天到了午餐和晚餐时段,顾客都会排起长队。日前,记者采访了37岁的店主郑治中,了解他从老家河南来潍坊创业的故事。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转行卖油饼,俘获众多食客味蕾
郑治中的油饼店位于寒亭区开元街道西虹市美食街中段。每天早晨7时,郑治中和妻子刘敏便会早早来到店里,打扫卫生、和面、准备配料,开始一天的忙碌。
“我们主要卖葱油饼、酱香饼,还有美味鸡汤。”郑治中说,他的老家在河南省信阳市,之前以开挖掘机为业。2019年,他和妻子来到潍坊创业,从事餐饮行业。2022年,他来到西虹市美食街,开起这家特色油饼店,因为是现做现卖,加之原材料新鲜,口感外酥内软、香气四溢,俘获了众多食客的味蕾。
“平时,我们两口子分工很明确,我负责做油饼、烙饼,妻子负责熬制鸡汤和为顾客服务。”郑治中说,揉面团是做油饼的关键步骤,揉好面团烙出来的油饼才酥脆。
和面、醒面,郑治中将醒好的面揪成一个个面团,用手顺势一按,再重重甩在桌上,面团立刻成了一个直径在50厘米左右的面饼,抓一把油抹在面饼上,再抓一撮盐抹匀,最后撒上一把葱花,用擀面杖擀成厚薄均匀的面饼后,平整地放到烧热的平底锅内。
伴随着油饼在平底锅里发出“滋滋”的响声,青葱与面混合的香味扑鼻而来。5分钟后,油饼的两面都被烙得金黄,香气扑鼻,郑治中挪开平底锅盖,将烙好的葱油饼整齐地放到柜台上。刘敏顺势将烙好的葱油饼切成块,等待顾客的到来。
不断创新,开发新口味满足消费者
“我们家从爷爷辈开始在集市上卖油饼,后来父亲接过接力棒,我从小跟着赶集,也掌握了其中的诀窍。”郑治中说,他来潍坊后,选择做纯正的家乡油饼。父母对此非常支持,在老家帮忙照看孩子,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夫妻二人在潍坊创业,虽然辛苦,但很充实。每天上午8时开始做饼,一直忙到晚上8时,一天几乎不停,辛勤的劳动也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我经常来买他们家的葱油饼,特别好吃,我们全家都喜欢吃。”家住附近的王女士说,基本每次来买都要排队,特别是放学和下班的时间段,人格外多。
“以前,我们单一做油饼,现在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了很多新口味,有酱香味、香芋味、芝麻味等。”刘敏说,他们的酱是用家传秘方制作的,做出来的酱香饼格外有滋味。
“做生意和交朋友一样,要真诚,将心比心。”郑治中说,来潍坊创业后,他认识了很多在潍坊打拼的老乡,也结交了很多潍坊本地的朋友,他们的热情、豁达、真诚感染着他。在他们的帮助下,他的生意变得格外好。
谈及未来的规划,郑治中希望在传承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口味,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打造出自己的油饼品牌,在潍坊扎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