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人们喜欢用阅读的方式邂逅美好。位于城区白浪河畔、东风桥边、V1购物广场西侧的“书是书非”书吧,用书香和墨香,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建造文化森林。5月22日下午,记者走进“书是书非”书吧,听负责人刘健讲述书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择一事终一生,坚持经营书吧十余年
5月22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书是书非”书吧,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复古的书架、楼梯,各式各样的文创、绿植,一花一物,处处皆风景,点点可入画。
“书吧,应该是一个城市最具温度的地标。”44岁的书吧负责人刘健说,自己小时候很喜欢看书,从小就萌生了长大后开一家书店的想法。1999年,他考上潍坊医学院(现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从家乡济宁来到潍坊读书,他深深地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毕业后便留在了潍坊。之后,他从事过很多工作,但是开一家书店的念头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
“择一事,终一生。”刘健说,阅读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2013年4月,他创办“书是书非”书吧。从那时候起,他专心经营这间书吧,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以书交友,将书吧打造成一个既能承载阅读与沉思,又可以交流、表达、倾听和分享的平台,吸引着人们停下脚步,走进这里,放松身心,享受张弛有度的人生。
“目前,我这个书吧有历史、地理、人文、科学等图书近6000册。”刘健介绍,书吧的书有一些是自己选购的,还有一些是读者捐赠的。
为了更好地运营书吧,刘健在书吧的另一侧设了酒柜,一边卖酒,一边阅读。这样,来书吧读书的人,可以一边品尝美酒,一边接受文字的精神洗涤。
以书交友,经常组织书友会探讨交流
“书是书非”书吧主打温馨复古风,充满文艺气息的摆件、琳琅满目的图书、暖黄的灯光、弥漫的咖啡香,很有氛围感。书友们有的坐在电脑前码字,有的在书架前选书,有的戴着耳机翻着书页,共同享受着惬意的时光。
记者跟随刘健来到书吧二楼,榻榻米床、懒人沙发、绿植、有质感的书桌……读者在这里,拿上一本书,要上一壶茶、一杯咖啡,可以静静地坐一下午。
“书吧出门就是白浪河,风景秀美,环境安静,特别适合书友们在这里品读。”刘健介绍,书吧的营业时间是下午2时到晚上10时,很多读者都是下班后赶过来,在忙碌一天后,在书籍中寻找一份安宁的慰藉。在这里,他会为读者提供茶、咖啡、甜点等,不断满足读者日益丰富的多元文化需求,构建舒适的阅读生态圈。
在“书是书非”书吧,刘健还经常组织书友会,书友们聚在一起,捧起一本书,针对书里的内容提出陈述性、认同性、延伸性、欣赏性等问题,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让书友们在这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致力打造高品质书吧,为更多书友服务
“十几年的时间里,我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不仅陶冶情操,个人也从中得到成长。”刘健说,在当今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能沉下心来去感受传统纸质书的魅力,享受纸质书带来的最原始的、最本真的感觉,是一种幸福。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一个读书的人,会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刘健说,来书吧看书的人,很多都是朋友推荐。
“我现在有了新的目标——扩大品牌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了,才能影响更多的人。”刘健说,他希望今后不断地更新书吧的书籍,将书吧做成一个高品质书吧,为更多书友提供一个阅读、交流的平台。
“与书同行,做一束温暖的光。你走向哪里,书知道答案。书吧能走到哪里,我想我是知道的。”刘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