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师生情

(2024年05月0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友方
  我的教学生涯至今已满30年,看着与我年龄差越来越大的学生可爱的脸庞,回忆起几件毕业后的学生与我邂逅的趣事。
  1998年,那时我还在镇上教学。一个周末,我骑车到镇上赶集。忽然,一位卖菜的小姑娘把自己摊位上的豆角都装起来往我的车筐里塞。她满脸通红,看得出来有些腼腆。我觉得她应该是我曾经的学生,但想不起她的名字,她慌我也慌。最终,在我落荒而逃的路上被她追上,车筐里塞了两把嫩绿的豆角。在满集市卖菜人笑呵呵的注视下,我拿着还不回去的豆角,竟忘了问那学生的名字。
  2006年,我已经考选到别的学校工作。同样是周末,我到超市买酱油,一位销售员姑娘主动和我攀谈起来。“买这个酱油吧,这是零添加的,质量不错,还有赠品!”“我要的不是赠品,关键看酱油的品质,质量不好有赠品也不买。”姑娘忽然不说话了,看着我只笑。“您在马店当老师吧?”她的一句话让我猛然惊醒:“你是我学生?”她的变化太大,我记不起来了,有些尴尬。“我是在‘交谈’中观察才确定是您的,和课堂上您的风采一样!老师,买一赠一,上学的时候,您课后给我们补课赠给我们的多了去了。”她爽朗地笑了。最后,我买了零添加酱油,支持了学生的工作,当然我收获的远远比那赠品更多。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2017年,那时我借调到东风学校,早上需要值班。有一天早上,一位中年男子盯着我在路边徘徊好久才离去。我虽心生蹊跷,但无暇深究。转年我回到原来的学校,一天接到一个电话:“一位朋友让我问您,还记得卫伟同学吗?”听到这个名字,我脑海中出现一名学生:人很憨厚,话不多,学习不是很出色,但班里工作很积极,经常帮助老师,应该就是他。“记得,记得!”当晚,卫伟就约了我和其他几名同学欢聚,情酣耳热之余,大家感慨20多年后在离乡镇老家一百多里的潍坊相聚,我更感慨于我和卫伟以这种“传奇”的方式相见。他说那天早晨看到我,但不敢相认,后来在东风学校名师宣传栏看到我的照片才确认,然后多方打听找到我。“老师,我知道自己当年学习不优秀,但您从没让我感觉自己是差生。谢谢您!”我感慨万千,持杯一饮而尽。
  如今,我每天都在教学工作中幸福耕耘,善待遇到的每一名同学,尊重他们每个人小小的疑问和想法,和他们共沐在成长的阳光中。我想,珍惜现在拥有的远比以后邂逅更让人心安。每当想念我的学生们,耳畔就回荡起《传奇》的旋律: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