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4月28日,记者走进经济区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华疃一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主干道、错落有致的房舍庭院,花草树木掩映其间。一座座农家小院里花草茂盛,生机盎然。
“天蓝水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现在我们村真是美得像画一样。”对村民孙会战来说,如今的华疃一村像一个“世外桃源”。据他回忆,以前,村里房屋破旧,房前泥土路,屋后堆杂物,每次下雨,村民出去一趟,鞋子、裤腿上就沾满了泥。
近几年,华疃一村在改变村容村貌上狠下功夫,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将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文明建设、村庄规划“五个手指”紧握成拳,全面提升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村风是美丽乡村的印记。“为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我们精心打造乡村文化墙,把文化墙作为传播文明的新窗口、美丽乡村的新名片、乡村振兴的新阵地。”华疃一村村委会主任栾连朋说,为了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他们还开展评选“好婆婆”、“好儿媳”、先进典型,创建文艺队等活动,让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华疃一村正大踏步迈上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康庄大道。
“你看,我们的小麦长得多好。”栾连朋指着不远处的麦田介绍,村里一直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2022年,他们成立了旺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流转土地1531亩,利用大型机械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实现生产流程、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双赢的发展道路,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华疃一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农户拿到了土地租金,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使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通过务工等途径增加了收入。“我们家有9亩地的麦田,流转给合作社之后,每年能收入一万多元。”村民栾连吉说,自从土地流转后,他不仅多了一份收入,而且还能外出打工了,日子越来越好。
“接下来,我们打算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目前,我们合作社的石磨已经到位,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栾连朋说,华疃一村立足自身资源,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坚持产业发展多元化,坚持科技兴农、产业富农,大力发展特色苹果种植,推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把特色种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