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假期勿忘安全
请收下“防火锦囊”

(2024年01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中小学生陆续即将迎来寒假。日前,安丘市消防救援大队二级指挥员王孝魏分享了一些消防安全知识,助力广大学生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晓萌
    ●家庭防火应注意哪些方面?
  王孝魏提醒,中小学生应当做到不玩火,不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也不烧东西玩,不玩与火有关的游戏;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物品保持安全距离;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要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不要在楼道里堆放物品,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火灾发生时,中小学生应该如何安全逃生?
  外出逛街、住宿时要注意观察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的具体方位,了解逃生路线,以便发生火灾时及时逃生;家住平房的,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出门离开火场,开门时用衣物或毛巾将手包住,以免烧热的门把手烫伤手。如果不能出门,不要硬闯,立即选择其他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不要乘坐普通电梯,更不要跳楼逃生,以免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紧闭门窗,隔断火路,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等待救援;逃生时不要大声喊叫,避免烟雾进入口腔,造成窒息或中毒;如身上衣物着火,要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火灾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弯腰低姿行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王孝魏提醒,发现火情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特别是年纪较小的同学,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向大人求助或拨打119电话报警。具有一定灭火能力的同学,发现轻微的火情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扑救。
  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正确的方法是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家里的煤气罐着火时,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王孝魏表示,中小学生日常要学会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或水基灭火器可以扑灭常见火灾。水、黄沙、扫帚、拖把、衣服以及用水淋湿的棉被或毛毯等是常见的灭火工具。
  
    ●电也是伤人的“老虎”,使用电器时应注意什么?
  王孝魏提醒,学生要在家长指导下逐步学会按说明书要求使用家用电器;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断开电源;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不用手或导电物去拨弄开关,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接触带电的家用电器,不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在户外玩耍时,远离落地的电线,远离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如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发现有人触电,不要急于上前,应大声呼救,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先找到电源并切断。在切断电源前,可以用干燥的长木棍等物品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