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奎文区梨园街道庄家社区,77岁的庄龙义和79岁的庄龙岗两位老党员义务守护庄龙甲故居多年,将故居当成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雷打不动地至少打扫两遍,而且他们还是兼职看门人、讲解员、管理员。“我们一点报酬也不要,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12月1日,庄龙义告诉记者。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
自愿打扫烈士故居,不要一分钱
12月1日,记者来到庄龙甲故居时,庄龙义和庄龙岗刚完成清洁工作。青瓦白墙的故居,院落整齐干净,庄龙甲烈士的雕像和标有“中共潍县第一个支部诞生地”的景观墙十分醒目。“庄龙甲故居”“庄龙甲革命事迹陈列馆”“庄立安一门三烈革命事迹陈列馆”三个展厅的墙面上、柜子里有序地悬挂和摆放着各种纪念物品。
“我们老哥俩和庄龙甲属于一个大家族,是庄家‘龙’字辈后人,如果查族谱的话,隔了七八代。”庄龙义说。然而,两位老人并非完全因为家族关系义务守护庄龙甲故居,更多的是受庄龙甲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
2018年的一天,庄龙义和庄龙岗在庄龙甲故居参观学习时发现,由于缺少管理人员,环境较为脏、乱。“如果有人能来打扫就好了。”当时的庄家社区党总支书记见故居破败不堪不由叹惜。“我来!从现在开始,我愿意一直打扫烈士故居,而且不要一分钱。”庄龙义从学习队伍中迈出并大声表示。“我也愿意!算我一个!”庄龙义话音刚落,庄龙岗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每天打扫两遍,大年初一都不落
庄龙义与庄龙岗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并且曾是默契十足的好搭档、好同事,两人都曾任庄家村(今庄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庄龙义说:“早年间我是书记的时候,庄龙岗是副书记,后来他成了书记,我是副书记,我们互相配合共同管理庄家村的大事、小事。”
庄龙义和庄龙岗表示,他们从小就听家中长辈讲述庄龙甲烈士的英雄事迹,对他非常钦佩,加之自身是党员,所以当时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打扫故居的责任。自2018年以来,两位老人已经义务打扫庄龙甲故居五年。在这五年时间里,他们每天都打扫两遍卫生,早上一遍、下午一遍,风雨无阻。
“365天,一天不落,大年初一我们也来。”庄龙岗说,除了每天固定地两次打扫卫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打扫次数,下雨、下雪、刮风的时候一天要打扫很多遍。每天迎着朝阳前往故居,打开故居大门和各展厅的门通风透气,扫地、擦拭,查看里面的一草一木。两位老人回忆道,原来两人办公的地点就在故居大门口,一张小桌子、两把小凳子,虽然条件简陋,但两人互相鼓励,有时候一个人会早到一会儿,第二天另一个人就会来得比前一天好兄弟到达的时间更早,两人“暗自较劲”,打扫卫生劲头更足。
掏腰包为故居“添砖加瓦”,兼职当讲解员
随着时光的流逝,故居日渐老化,尤其是房顶的瓦片破损出现了漏水问题。庄龙义和庄龙岗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在2019年庄龙甲故居迎来了又一次修葺完善。房顶修好后,两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自掏腰包修补了故居地面,陆续买来月季花、迎春花、菊花、杏树等,将它们栽植在院内。
为了让参观者能详细、直观地了解烈士的事迹和革命精神,庄龙岗和庄龙义还担任起了兼职讲解员。“1903年庄龙甲出生,1921年前往济南上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房间是庄龙甲父亲和母亲居住过的,庄龙甲很多革命活动都是在这个房间内进行的。”对于庄龙甲参加革命的英雄事迹,庄龙岗和庄龙义如数家珍,他们的讲解时而让人沉醉、时而让人紧张、时而让人感动。
采访结束,两位老人表示,只要有人喜欢听,他们什么时候都愿意讲;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打扫故居、守护故居。“我要在这里讲好庄龙甲的故事,传承先烈精神,教育后代,让庄龙甲的精神永存。”庄龙义说着,拿起扫帚递给庄龙岗,两人一同走向院内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