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德政园
与明代进士张文炫

(2023年11月0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希良

  晚秋季节,我慕名去了安丘市大盛镇的德政园。德政园除了讲述明朝进士张文炫的廉政故事外,还汇集了安丘以及潍坊市的其他廉政人物,同时园内有十个不同写法的“廉”字,以此讲解廉政的多样化,阐述“德政”意义。
  半米高的青砖围墙里,一棵茂盛的槐树映入眼帘。粗壮的树干、巨大的树冠令人看了无比震撼。古槐直径大约有两米,近前细观,更像是一棵子母槐。历经岁月沧桑,粗大的母槐只残存一截树桩且已中空,树皮不知何时早已脱落,根部处萌发出的子槐,其下部树皮覆盖着母槐,枝干茂盛,好像为了加固血脉的黏合度,子槐粗大的树枝从两侧交叉环抱着苍老枯干的老树桩,犹如儿女拥抱或者搀扶着年迈的长辈,让一份传承更加牢固。
  母槐干枯的树桩上有块由安丘市绿化委员会设立的古树名木保护牌,上面注明“树龄600年,保护等级一级”等字样。
  古槐旁矗立着一块景观石,上面镌刻着“廉槐”两个金色大字,石头背面则是张文炫的生平和事迹。
  张文炫,字含光,又字幼美,号中岳,别号且叟,膳廪生,山东安丘大盛大官庄人,明万历二十六年中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分巡兵备道。安丘古城区二十三座牌坊中,“宪节重纶坊”就是为张文炫所建的。
  据传张文炫少时求学,曾有一邻家少女,以折花为由表达爱慕之情,张文炫严词拒绝,为了表明自己的意志,第二天便舍弃私塾馆离去。
  万历二十六年,青州赵秉忠一举夺魁,高中状元,张文炫则为同年进士,位列三甲第一百零三名。同年一起高中进士的还有坊子的许舜民,位列三甲第一百八十一名。
  张文炫初任直隶大名府开州长垣县知县,授予文林郎,历任南京户部山西清史司主事,授承德郎,升本部郎中,出任松江府知府,晋陕西兵备道,兼宁夏提学道,按察使司副使。《松江府府志·事功传》有其记载。
  张文炫为人正直庄重,做事低调而高效。万历三十年,长垣县的子路墓祠颓败不堪,担任知县的张文炫带头出钱筹集资金主持重修此处。
  张文炫出仕松江府后,废原有旧制事机房每天收绫一匹,同时供给伙食之用的陋习。张文炫到任后,立即把这些取自百姓费用的特权一概罢黜。
  张文炫在松江任职期满,升迁为陕西按察司副使(省司法长官按察使的副手),分工巡视河西兵备道。他尽职尽责,所任职地方的史志中有很多关于他的清廉记载,后因病辞官回乡。在当年读书的树下,教书育人,为百姓解矛盾、舒郁结,成为当地的佳话。
  张文炫见闻广博,治学严谨,著有《长垣县志》《且园集》等作。其中,八卷本《长垣县志》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从读书,出仕他乡为官,到返乡,古槐见证了张文炫一生的轨迹,留存下张文炫的正直和严谨,以及为人低调的高贵品质。正如德政园建
  园的初衷:浩气留德政,
  镜鉴勉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