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彩霞
一道微光,在昏暗空寂的客厅里,忽明忽暗,飘浮不定,宛若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美丽端庄的家庭女教师,身穿竖领拖地长裙,白皙颈下,一粒粒包扣好像一颗颗珍珠排列,也仿佛她严谨的答话。女管家毫无情感色彩的声音,飘荡在局促的气息里,透着诡异。一问一答,清澈纯净的双眸与浑浊深陷的眼睛,形成鲜明对比。女教师的隐忍、内敛与纯粹,吸引眼球,触动心灵。微光摇曳,似一团心火,扑朔又迷离。隔着黯淡的屏障,女管家不时转头征求“隐蔽人”的意见,隐隐约约传出一个神秘男子认同的声音。一场特殊的招聘面试,正在极其隐秘地进行。
这是法国爱情文艺片《心火》的序幕。家庭女教师伊丽莎白和素昧平生的贵族查尔斯达成了一个不可告人的协议:两人共度三个晚上,她为他有偿代孕生子,他替她还清父亲的债务。见面,开房,望着房间里似明似暗的灯光,英俊儒雅的查尔斯首先打破僵局:“这火光比我期待的要亮。”三个截然不同的共眠夜晚。一对青年男女从陌生别扭,逐渐放开,恰如一朵含羞内敛的玫瑰,完成了金风玉露的短暂相逢,俨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十个月后,生下女婴的伊丽莎白离开宫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对女儿深深的爱与思念,如火光在摇曳跳动,演绎成一幅幅精心描绘的图画,缠绕倾诉在厚厚的日记里。命运总是捉弄人,荒诞离奇。7年后,兜兜转转的伊丽莎白意外地成为了女儿露易莎的家庭老师,与查尔斯再度重逢,彼此都震惊不已。他坚决要解雇她,但按照惯例,家庭女教师必须干满一个月,方能辞退。
面对任性霸道、被溺爱宠坏的女儿,伊丽莎白誓要好好教育。她用尽各种办法,融化一颗冰冷的心,让露易莎对自己充满敬畏,逐渐步入正轨。露易莎告诉伊丽莎白,自己不是查尔斯妻子的亲生女儿,她的妈妈在湖心小屋,她每天幻想着与妈妈在一起对聊,倾吐心声。母女面对面却不能相认,何等的煎熬痛苦!伊丽莎白在教女儿识字时,给她讲了一个火光魔法的故事:当你把火光熄灭时,再也没有任何约束,你能为所欲为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你的思想是自由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当火光再次照亮时,时间便停止了,一切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是的,火光是魔法。当火光再次点亮,时间又开始了,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都已记不清了,好像从未发生过……伊丽莎白和查尔斯都在伪装真实的自己,隐忍地活着,期盼着爱情。露易莎把这个故事转述给爸爸,激起了查尔斯内心的波澜,他拦住伊丽莎白,表达了情感燃烧的火光,并告诉她作为家族继承人的苦衷,带她一起探望了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妻子。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伊丽莎白果断拒绝了美国富豪的求婚,她甘于清贫孤寂,独守自己的心火。因父亲挥霍无度,查尔斯家族面临破产。寒冷的冬夜,他终于做出大胆决定,打开窗户,熄灭炉火,痴缠10年的植物人妻子在凛冽寒风中,自然死去。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拆穿,既是一个人无声的智慧,也是做人的境界。
因为心火不灭,虚无的妈妈终于梦幻成真,母女冰释前嫌,露易莎深情投入到伊丽莎白的怀抱。因为心火不灭,查尔斯走出昏暗的城堡,沉入心底的爱情死灰复燃;因为心火不灭,伊丽莎白为所爱的人默默守护,迎来黎明的曙光。一道单薄的微光心火,经过多年的历练,终于成为一支不灭的火炬,点燃了幸福烈焰,照亮了人生长路。漫长黑夜与自由跋涉的过程,何尝不包含执着地追求、心灵的感知、无尽的思念、隐忍地接受、优雅的倔强、灵魂的挣扎呢?万物皆有命,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这部充溢浓郁欧洲风情的影片,还有一个非常具有隐喻寓意的场景:伊丽莎白在湖边长廊,隔着冰雾徘徊;露易莎在湖心小屋,与虚无的母亲隔空对话;查尔斯在湖里冬泳,从这头游到那头,仿佛连接着心与心的两端。这些电影细节唯美浪漫,颇有深意,爱的三方奔赴,就像走在薄冰上,无论哪一方出现意外,都是一场空。
影片里,伊丽莎白由被誉为“法兰西玫瑰”的苏菲·玛索扮演,漂亮的性感女神,兼有西方人的性感和东方人的神秘,浑身散发出别具一格的迷人韵味,褐色眼睛清澈忧郁,衣饰端庄,内敛平静,心中燃烧着一团火焰,表面却沉静如海,让人一见倾心。
《心火》宛如中国先结婚后恋爱的传奇故事,失散多年的一家三口,挣脱了所有尘世束缚,幸福温馨地拥抱在一起。不灭的爱之心火再次亮起,璀璨闪耀,照亮漫漫人生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