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家住潍城区金沙小区80岁的胡孟祥编著了《向雷锋致敬》,全书共14万字,将于近期举办新书首发仪式。3月8日,记者了解到,胡孟祥还计划将《向雷锋致敬》送到山东乃至全国100个学校、图书馆等,让更多人了解雷锋故事。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实习生 崔迪
辗转多地拜访了24任雷锋班班长
今年80岁的胡孟祥虽已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口齿清晰,说起刚刚出版的书籍《向雷锋致敬》,滔滔不绝。
《向雷锋致敬》由胡孟祥、辛宇晨编著,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4万字,包括《雷锋传人文脉》《雷锋传人印迹》《雷锋传人题记》三部分,书中的珍贵资料均由胡孟祥在2012年征集并收藏的。该书以文章与诗相结合,其中配乐诗朗诵《向雷锋致敬》(扫书中二维码可欣赏),由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张筠英夫妇朗诵,封面设计采用雕塑大家吴为山创作的《雷锋》塑像。
该书是弘扬雷锋精神的生动教材,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已于今年2月份正式出版,近期将在潍坊举行新书首发仪式。“这本书是《向雷锋致敬》的上部,主要由我搜集和整理资料,下一步我还计划出版《向雷锋致敬》的下部,主要写我眼中的雷锋、我了解的雷锋故事。”胡孟祥说。
为完成这本书,从2012年开始,胡孟祥利用半年多的时间跑遍了重庆、四川、吉林、辽宁、湖南等全国14个省市,上门拜访了24任雷锋班班长以及雷锋生前的战友、教过的学生等近100人,并留下他们的手记。
第四任雷锋班班长曲建文得知胡孟祥要拜访24任雷锋班班长,非常感动,主动为他提供了24个人(包括一名去世班长的家属)的联系方式。当胡孟祥远赴辽宁鞍山,上门拜访第三任雷锋班班长丁泉洋时,老人已卧床多年,行动不便,得知胡孟祥的来意后,坚持下床,按下双手的印记,并为他写下“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的题记。“当时我特别感动,这简短的几个字在普通人看来不算什么,随手一写就能完成,而对丁泉洋当时的身体状况来说,需要使出浑身力气。”胡孟祥说。
计划举办“千书万卷进校园活动”
胡孟祥是山东聊城人,从小爱好文艺。1961年参军入伍,成为原济南军区文工团的一名舞台美术工作者,因工作认真负责,助人为乐,还被评为文工团的“学习雷锋标兵”。
1970年,胡孟祥转业到东营的胜利油田工作,后来又因工作调动到胜利油田东黄输油大队潍县站工作,并在潍坊结婚成家。工作期间,他曾干过电工、采油工、加热炉工等,无论干哪种工作,他都干一行,爱一行,认认真真做好一颗螺丝钉。
1982年,心怀文学梦想的胡孟祥到山东大学民间文学专业进修。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石油管道报》的编采业务。工作之余,他还对说唱文学特别感兴趣,多次拜访相声名家侯宝林、马三立等,并开始写书。1989年,胡孟祥出版了《东方说唱艺术系列丛书》;2020年胡孟祥出版了《鲁艺春秋》三部曲。
为了迎接香港、澳门回归,1990年,胡孟祥策划“情系港澳神州万里行”活动,利用8年的时间先后拜访了全国数百位文化艺术大师及名家,请他们为迎接港澳回归题写贺词,并为他们拍摄艺术影像资料。2021年9月,胡孟祥在潍坊市博物馆举行“胡孟祥情系港澳百家影像墨宝展”,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为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胡孟祥特意出版了《向雷锋致敬》,让更多的人了解雷锋的故事。他计划在今年举办“千书万卷进校园活动”,将《向雷锋致敬》送到山东乃至全国100个学校、图书馆等,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胡孟祥说,为向雷锋精神致敬,他还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一书”“一诗”“一馆”。目前,“一书”“一诗”已经完成,“一馆”正在积极策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