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80年代的那场复旦大学的大会,让人感受到王中对过去风雨的态度,悲喜交加,又坦然面对。全体与会者报以长达三四分钟的欢呼与掌声。他的晚年是在与病魔作斗争中度过的,在上海举办的王中新闻理论研讨会上,他的贡献得到了肯定。王中的身体状况逐步恶化,但依然牵挂着学术研究和自己的学生。
一句活着道尽悲喜 掌声欢呼响彻全场
面对过去的坎坷不平,王中以微笑面对。
二十世纪80年代,在复旦大学的礼堂里召开一次大会,大会开始后,坐在主席台上的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龚心瀚首先站起来讲话,他说:“我能有今天,都是在校念书时离不开王中老师的教诲。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深深感激王中老师对我的栽培之恩。”说着,走上前去向满头白发的王中教授深深地鞠了个躬。面对龚心瀚的举动,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紧接着,《解放日报》的总编辑、复旦大学新闻系兼职教授王维站起来,满怀内疚地说:“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我对王中同志说了不该说的话,起了落井下石的作用。今天,我当众向他赔礼道歉。”
这时候,主持人请教授王中讲话。全场戛然静了下来,千余双眼睛一起注视主席台。王中对着话筒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志们,我王中还活着!”谁知道,就这么一句话,全体与会者立刻站立起来,向他欢呼,向他鼓掌。在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王中声音洪亮地又说了一句:“同志们,我王中活得很好!”话音未落,全场又响起浪潮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足足有三四分钟之久。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王中气壮山河地再追加一句:“同志们,活着就是胜利!”
一时之间,暴风雨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响彻全场,许多人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当时在上海新闻研究所工作的倪祖敏见证了这一过程,后来他回忆道:“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汇集在一起,看到白发苍苍的王中教授,旧事重提,怎能不悲喜交集和感叹呢?”
晚年与病魔斗争 学术贡献获肯定
王中的晚年,是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度过的。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健康状况就因过去的种种创伤而迅速恶化。到了后来更是小脑软化,以致言语困难,被迫终止了所有工作。
1989年,复旦大学新闻系举行60周年系庆,王中作为中心人物,是坐着轮椅参加会议的。在会上,面对众人的期盼,他用沙哑、枯涩的声音只讲了两句话:“我还活着,这是一大胜利。”
1993年4月24日,为祝贺王中教授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诞,上海新闻界和上海新闻教育界召开王中新闻理论研讨会,突出了王中勇于探索和理论创新精神,赞扬他犹如“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老梅,在群芳争艳的春天来临之际,格外受人敬仰。当时的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在祝词中说:“王中同志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真理,勇于探索。早在1956年,他撰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为新闻理论的建设,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提出的关于‘报纸具有两重性’‘要重视读者需要’等观点,已经被证明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对于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王中教授在重新担任新闻系系主任的同时,又发表了一系列有自己见解的学术论文,为活跃新闻学术思想作出了贡献。”
病中仍牵挂学生
发行文集圆遗愿
1994年以后,王中的身体状况逐步恶化。1994年一个秋夜,当他的学生李良荣再去看望他时,王中的子女告诉他:“老爷子神智糊涂了,许多老朋友、老学生都不认识了。”但此时的王中依旧牵挂着新闻研究和自己学生的情况。李良荣回忆道:
但当我推开他的门,走到床头喊他王老师时,他睁开眼睛,随口而出:“李良荣,你来啦!”我把他扶起来,靠在枕头上。王中老师已是骨瘦如柴,我心头一阵酸痛。他拍拍枕头边刚出的《新闻大学》,想说些什么。我凑近他嘴边,才听清楚:“你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听保姆说,身体刚好些,王中老师就会翻看《新闻大学》之类的新闻学期刊。我怎么也没想到,他病成这个样子,还关心我的学术研究。而那时,我刚遭受挫折,无心写作。王中老师以很清晰的语调告诫我:“多写点,我还想看你的。”我的眼泪已夺眶而出,只有使劲地点头。爷俩握着手,我没法讲,他无力再讲,默默无言地坐了半小时。“多写点,我还想看你的。”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现在,每当我走过复旦大学第一宿舍门口,我总会走到大门口,深情地望一眼2号楼,正对大门口,那曾是王中老师的家,也是我度过青春的最后几年、我人生中最快乐几年的地方。每当夜深人静,我埋头看书写作,我常会痴痴地想起王中老师的音容笑貌,想起他的叮咛。我的每本书的后记,总情不自禁地会写出:我永远怀念我的导师——已故的王中老师,他的睿智至今还启迪着我。
1994年10月4日,王中入住华东医院,后因大面积脑溢血逝世,终年80岁。王中生前曾想将自己的一些论文整理出版,据说是“书名统一不了”,导致他无法看到自己的学术论集问世。2004年,复旦大学出版发行了《王中文集》,完成了王中的遗愿。编委会在序言中这样评价王中:
王中一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他为探索客观存在的新闻规律,创建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论体系,虽屡遭磨难,但始终信念不变,意志不摧,表现了高度的革命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他的理论和精神,不论现在或将来,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鼓舞,其价值是永存的。
本期图片由赵元建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王中文集》《一张报纸的抗战》《中国近代名记者》《马光仁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