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赵长林
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针对“阳康”后患者常见的咳嗽、乏力、食欲不振、嗅觉减退、焦虑不安等临床症状,1月15日,潍坊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给出了应对方案。
首先,扶助正气、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比如蜂针疗法,蜂针疗法兼有针、药、灸3种作用。“针”:指蜂的尾刺似针,能刺激人体的经络、皮部,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药”:指蜂针中的蜂针液输入人体,发挥了蜂毒的一系列药理功效,可抗菌消炎、止痛消肿;“灸”:是蜂针刺后,局部充血红肿,皮温升高,是有温灸效应,可起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老人、小孩均适合。此外,还有灸法。灸法可以调节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并调节五脏,使气血增加,补充人体的阳气,安神活络,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督灸、脐疗、热敏灸、温箱灸、温针灸等对“阳康”后正气不足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其次是药食同源。以药食同源理论,根据食物属性和“阳康”的临床症状,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推荐以下三个食疗方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用。
杏梨饮
材料:杏仁10克,鸭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杏仁去皮、尖,除去杂质洗净;鸭梨去皮、核,洗净切片,冰糖碾碎。将杏仁、鸭梨、冰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30分钟即可。
功能:止咳利咽。
适应症:咳嗽反复不愈。
注意:糖尿病患者请勿加冰糖。
参麦茶
材料:太子参10克、浮小麦15克。
做法:将太子参、浮小麦切碎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5分钟即可,代茶饮,或放入锅中,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饮服,每日1剂,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敛汗。
适应症:感染后期出现头晕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
百合莲子汤
材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0克、冰糖60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适应症:适用于心悸失眠、脾胃虚弱及亚健康人群。
最后是日常锻炼,但应注意几个方面。在规律起居、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的基础上,从低强度活动开始,如散步、上下楼梯、简单日常家务等。两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如快走、慢跑,直至恢复到患病前的正常活动状态。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医。对于住院康复患者、原有心肺基础疾病患者和遗留有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四周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