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广而告之

如何区分
“复阳”和“二次感染”

(2022年12月2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原转阴后又阳了,是没好彻底吗?“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记者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对此进行了解读。
  问:“复阳”跟“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
  答:“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也阴性了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阳性了。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经彻底康复了,但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
  专家表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的概率都很低。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可以获得3至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非常低。
  
  问:哪些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可能性大一些?
  答:发生“二次感染”概率比较高的人群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和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缺陷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随着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比较大;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比如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传染的风险也比较高。
  “复阳”目前没有发现有特殊的规律,仅仅是一个检出病毒片段的指标,和体质差异关系不大。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