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爆火时,一边是影视剧观众惊呼“桦林舞王”是何等宝藏演员,一边伴随着话剧迷们语气淡定“嗯,他在戏剧舞台已经火了很久”。时隔两年,越来越多的观众熟悉演员陈明昊的形象、声音。相比讨论“火不火”这件事,他更愿意探究日子是怎么实实在在度过。陈明昊说,自己把做演员与过日子相提并论:“还是得把自己放到戏剧情境里边,跟他同步。拍那么长时间,就得一块过日子,演员和演员过日子,演员和角色也得过日子。”
演戏遵循“以人为本”
喜欢琢磨不透的角色
倘若《漫长的季节》那销魂一舞挥之不去,那么初见《棋士》里的陈明昊,观众会有一刻错愕。太不一样了。
同样是刑警队长,崔伟的故事线却几乎是提前张扬的:一位正义守护者、如父长兄,当他松开拳头摊开掌心,发现勘破真相与陷入亲情困局,两个时间线头连在了一起。不仅没什么反转,《棋士》的这盘手谈,弟弟崔业执黑先行,相当一段时间,掌控局面的是黑子,戏眼也系于黑子。执白者似乎少了点“绝杀时刻”。
陈明昊说得从容,“看剧,不是让人只盯着最好、最出彩的去看。”陈明昊的表演词典里,每一个当下、此刻,都是无数过往的叠加。
不过,在短视频甚至几秒动图被用来评判演技的网络世界,有人偏爱能即刻撬动情绪、戏剧张力十足的表演;也有人觉得,对比依靠肢体、台词、大开大合的情绪来呈现的外放型表演,百转千回的内心戏更珍贵。网友想辨清孰易孰难,陈明昊在选择之间做了判断题:“没有好演的角色。”陈明昊坦言,他喜欢琢磨不透的角色。
崔伟在局长办公室吃泡面的一幕,被观众称赞为“教科书式”的表演。那是在深夜,他刚从案发现场回到警局,心头翻滚了许久的线索、疑问顷刻间全部收束。他第一次报出弟弟的姓名,属于刑警队长的情绪堤坝在亲口指认弟弟就是嫌疑人后土崩瓦解。他用力眨眼,可眼眶依然盛不住新涌出的泪;他咬紧后槽牙,但心痛还是从抑制不住颤抖的下巴、嘴角往外倾泻;他试图把全部注意力锁在眼前的这碗面上,可如鲠在喉的千言万语撞上翻搅的五脏六腑,呕吐、涕泗横流……
演员失控的情绪和生理反应很可能不是“表演”的结果。“悬疑、罪案、生活流,大家都想‘什么都要’,反向想想,其实还是‘以人为本’,把人性的摇摆、悬疑、变化提炼出来,把人聊明白了,事就自然了。”陈明昊说,崔伟对弟弟,过往几十年的情分非“五味杂陈”不能概括,此时情感上的变化也不可能因事涉大是大非便轻易地“黑白分明”。
珍视身上的“危险感”
拒绝“什么都能”
互联网时代,一个人“火”起来后,神秘感会渐成奢侈品。马队这一角色破圈后,陈明昊在“中戏96级”和一众明星演员同班的求学年代被越来越多人知晓;他在戏剧舞台和孟京辉合作多年亦师亦友的情谊,表演之外又当导演又做戏剧节艺术总监的“斜杠”成绩,也已不只是圈内的传说。
不少影视剧观众一边“考古”,一边为陈明昊惊人的作品续航赞叹——《沙海》里插科打诨、身手敏捷的王胖子是他;《理想之城》里身在复杂职场但外冷内热的理想主义者汪炀是他;他能在《漫长的季节》《棋士》里演得了嫉恶如仇的刑警队长,也把《三大队》里穷凶极恶的悍匪王大勇诠释得入木三分;《扬名立万》里语出警示“十个项目九个凉,商业投资很正常”的大亨陆子野,和他天然自带的悬疑体质严丝合缝,可谁能想到,转身在《重启180天计划》里演“前夫哥”,倒也任性深情魅力有加。今年,他参演的待映片单里还有《独一无二》《无名之辈2》等热点之作。以至于观众感叹:“陈明昊什么都能演,什么都适配。”
表扬的话转达过来,陈明昊连声说不:“哟哟哟,这挺吓人的。”他觉得,“什么都配”在创作的范畴里过于宏大了,现在的他很想演“我不知道怎么演的角色”,他更拒绝“什么都能”:“不要把表演放大到无所不能。演员当然能决定一些色彩、一个局部的状态,但他在全部工种里只是一环,决定不了所有。”
更多时候,戏剧舞台常年的“偶得”与“现场”让陈明昊珍视自己身上的危险感,具体说来,像是最高修辞语法的“敏感”。事实证明,恰是这种“危险感”,给陈明昊与新锐导演的合作频频添彩。拍《漫长的季节》时要化老年妆,5个多小时,陈明昊看着镜子里渐渐老去的自己,心下忽而一软。他跟导演辛爽提议“孤独终老不合适”,能不能给老年马队添条狗作伴。辛爽深以为然,转头照着陈明昊的模样找来一条狗,令人哭笑不得但属实神来之笔。
陈明昊坦承,表演是需要天赋的,很难言明,更无法量化。如果非要说表演的价值、意义乃至精进。他的忠实影迷、剧迷试图透过角色,去接近陈明昊的本真:狂放不羁、幽默随性、顺势而为、生猛又浪漫。“还是太片面了,这里仅仅是一面吧。”陈明昊说,但随即话锋一转,“如果这些形容词是在看了我演的戏后得出的,我还挺高兴,说明观众挺好奇我,对吧?”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