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如约而至。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蛇年春晚充满中式美学,不少节目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智慧与艺术巧思、先进技术相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勃勃生机。
□本报记者 隋炜凤 郭超
潍坊风筝亮相开场视觉秀
在开场视觉秀《迎福》里,李子柒在短短1分钟内展示了13项非遗,观众们直呼“太惊艳”,其中就有潍坊风筝的身影。
舞台现场,李子柒身穿长裙登场,双手轻展的同时,一双融合潍坊风筝和织金工艺的巨大蝴蝶翅膀也随之舒展,那绚丽的色彩瞬间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五彩斑斓的图案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风筝世界。
“今年是第一个‘非遗版’春节,春晚也注定与非遗结缘。潍坊风筝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一双蝴蝶翅膀翩翩起舞,非常生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潍坊风筝的代表性传承人王永训激动地表示,“近些年我注重非遗的创新,在制作风筝、花灯的过程中融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下一步将积极探索更多形式的融合。”
“能登上今年的央视春晚是对潍坊风筝的认可。”潍坊风筝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潍坊风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他们也将在保持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价值的过程中创新形式和手段,让风筝文化能够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丁晓逵一曲笛音响彻春晚舞台
在春晚重庆分会场,《庆·新春》节目一经亮相,就获得观众一致好评。殊不知,这个节目也有潍坊人丁晓逵的精彩演绎。
《庆·新春》分别呈现展新颜·民生新貌、创新篇·新质生产力、启新程·新战略定位三个篇章。节目融合非遗、科技与现代元素,让人深入了解重庆的城市文化内涵。丁晓逵及其他民乐演员置身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他一袭红衣装扮,一曲笛音吹响新春序曲。唢呐、琵琶、二胡、鼓的融入,既良好营造了国风意境,又烘托了新年喜气洋洋的氛围。此外,时代少年团的动感歌声、中国艺术体操队的精湛舞艺、780辆汽车营造的科技未来感与民乐巧妙结合,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传统与科技的碰撞。丁晓逵等民乐演员演奏的作品为此次节目增色不少,不少观众表示,节目打破了大家对民乐的固有印象,在传统文化中迸发出了新时代的火花。
丁晓逵并非首次登上春晚,此前,他多次为春晚的节目做过配乐演奏以及参与现场演出。无论是幕后或台前,他的作品广受人们喜爱。
据悉,丁晓逵从潍坊七中毕业后,2000年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他自幼随姨父梁树庄学习竹笛,师从中央民族乐团笛子大师王次恒、中央音乐学院戴亚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曾杜克教授、山东艺术学院郝益军教授,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第一位笛子专业本科生。曾荣获2013年“全国民族民间器乐组合展演”金奖等。参与录制多部影视剧原声音乐,如《扶摇》《那年花开月正圆》《独行月球》等,以及为《黑神话·悟空》《王者荣耀》等众多游戏配乐。他还为多位歌手录制歌曲专辑,并多次参与《国家宝藏》《歌手》等综艺节目的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