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法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年味浓浓喜乐多多 我市20家景区景点纳客291.09万人次

假期期间同比增长12.76%,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5.40%

(2025年02月0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列入非遗后的首个春节假期,传统文化强势回归、现代与传统创新融合,成为2025年春节最突出的特点。潍坊各地景区和文化场所在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烘托节日氛围,彰显文化魅力,燃爆春节文旅市场。
  记者从潍坊市文旅局获悉,假期期间,纳入全市监测直报的20家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291.09万人次,同比增长12.76%;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5.40%。
  □文/图 潘来奎 隋炜凤 李洪明 宋寿爽
  (署名除外)
文化活动催热景区旅游潮流
  春节假期,市民出游热情高涨。潍坊各景区积极将非遗项目、文化习俗融入到春节活动中,实现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互融共进。
  作为热播剧《国色芳华》取景地而出圈的沂山风景区迎来了客流热潮,景区组织了新春祈福庙会、年味市集、非遗吕剧演出,让游客在畅快游玩中享受非遗的魅力。游客在春节登山祈福、奇遇高山雾凇、打卡百丈崖冰瀑,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据悉,春节假期,沂山风景区游客比往年增长20%左右。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举办灯光秀,非遗打铁花、火壶表演、舞龙舞狮等节目,为人们沉浸式地参与到春节体验、感受年味提供了新的打开方式,让更多游客实现探亲旅游两不误。“客人远道而来,除了吃饭,带他们在潍坊转转,听说杨家埠的灯会挺不错,就一起来看看,各种文化展演都非常精彩。”家住高新区的市民李先生表示。
  青州古城精心组织策划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游客、市民奉献精彩的文化盛宴。春节假期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人从众”的火爆场面每天上演,截至2月4日15时,入城客流量共计约93万人次,同比增长4.6%。
公共文化场馆有“知”有“味”
  春节假期,文博场馆依然是热门文旅目的地之一。我市公共文化场馆献上了各种年味文化“大餐”,让春节假期有“知”有“味”。
  潍坊市图书馆内,学习阅读氛围浓厚,读者络绎不绝。市图书馆精心策划推出80余项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陪伴读者沉浸书海,度过一个充实、有趣、欢乐且富有文化底蕴的新春佳节。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假期,潍坊市图书馆、阅读巴士、有声图书馆等服务人次达4.2万,图书馆里过大年成为春节假期新时尚。
  “咱们的活动和春节相结合,氛围感十足,非常有意义。”市民张女士表示和孩子一起参与非遗体验活动,不仅能让孩子学习非遗知识,增加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还增进了亲子关系。
  春节假期文博热持续升温,不少游客选择带家人到博物馆过大年,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潍坊市博物馆新推出了潍坊象MR体验项目,带给游客与现代科技对话的沉浸体验。潍坊风筝博物馆XR数字体验空间游客不断,上新的VR影片《大象罗拉》《潍坊风筝纪》以及MR体验《龙筝绘梦》等项目带游客穿越时空的长廊,感受一场文化与科技交融的盛宴。
商场里活动多年味足氛围浓  
  此外,城区各商圈通过非遗体验、民俗互动等多元化活动,向广大市民展现非遗传统技艺的魅力,人们在逛吃的同时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潍坊风筝、潍县布老虎、陶艺、刺绣、皮雕、葫芦烙画等领域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城区中百大厦胜利店一楼中庭连续6天开展传统技艺现场互动体验活动,将市民的体验感拉满。
  农历正月初一下午,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韩延梅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画风筝,该活动吸引了10余组家庭参与。随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展示着自己画好的风筝。“这样的活动很接地气,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能向大众传播非遗,还能给商场带来人气。”一位参加活动的家长说。
  农历正月初五,城区谷德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龙跑船民俗表演,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舞龙队伍率先登场,“巨龙”在舞者的舞动下,时而盘旋,时而腾飞,身姿矫健,栩栩如生。随后,跑船表演精彩上演,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市民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此次活动不仅为商场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