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李洪明 通讯员 尚志伟
“好大的菌菇!足足有1斤多重!”近日,临朐县城关街道西安村村民孙志高正在樱桃大棚里采摘赤松茸菌菇,满脸喜悦。在西安村食用菌试点种植棚里,樱桃树早已进入落叶休眠期,而一株株赤松茸正从樱桃树下竞相冒出,赶在春节前采摘上市。“目前赤松茸菌菇市场价格每公斤30多元,销售收入很可观。”种植户李延道说。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西安村负责人李金刚与济南市食用菌行业协会会长崔长玲教授正在樱桃树下穿梭,对照食用菌适宜生长的条件要求,检查树下堆料的温湿度和食用菌生长情况。“赤松茸,又称大球盖菇,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目前这些赤松茸长势良好,产品质量可靠,预计每亩产量在3500公斤以上。”崔长玲说。
据城关街道农综中心负责人孙振富介绍,临朐县城关街道素有“中国江北大棚樱桃第一镇”的美誉,有樱桃大棚2400余个。近年来,面对大樱桃市场竞争加剧,为推动大棚樱桃产业长期良性发展,街道多方面调研,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与济南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开展长期合作,在樱桃大棚错季套种赤松茸菌菇,将月庄村、衡里炉村、西安村等大樱桃种植资源丰富的10个村纳入“首‘朐’一指樱悦田园”试点片区,成立片区公司,打造全产业服务链条,探索尝试“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共富片区。
“从去年9月28日开始发酵肥料,10月8日在大棚里下菌种,到今年1月4日开始出菇,连续采菇期长达50天,目前菌菇产品市场供不应求,预计每亩大棚菌菇增加纯收入3万多元。套种菌菇不影响樱桃树管理和生长,种菌菇的肥料还能循环利用,有利于樱桃树生长,能够提高大樱桃的产量和质量。”李金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