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过五关斩六将
母子俩心有灵犀打擂台

(2024年11月2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图/受访者提供

  近日,在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第七季《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上,家住潍坊市奎文区的王巍森与妈妈马俊霞过五关斩六将,最终从40组家庭中脱颖而出,进入擂台赛。王巍森与妈妈的默契引来了众人羡慕,母子俩的诗词储备量,也让许多人惊叹。11月26日,记者采访了母子俩,听他们讲述与诗词结缘的点滴故事。
  据了解,此次节目以“家庭组队擂台攻守”为切入口,全国范围内40组诗词家庭参加比赛,组成鹤冲天、破阵子、夺锦标、折桂令四大阵营,展开八场循环攻擂赛和两场冠军争夺赛。王巍森是折桂令阵营的队长,他与妈妈一起,经过第一关千帆竞发突围赛以及第二关四海争锋排位赛后,在40组家庭中以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进入擂台赛。
  在擂台赛中,王巍森与妈妈表现出了超高的默契度:妈妈说出“更无柳絮因风起”,儿子便自然地接上“惟有葵花向日倾”;妈妈说出“形容我对你的期许”,儿子便立即回答“望子成龙”……不管是诗词积累,还是默契程度,都带给现场评委以及观众许多惊喜。“虽然与上一期擂主比赛我们没赢,但是能走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满意了。”马俊霞说。
  被问及如何能有这么多的诗词积累时,47岁的马俊霞说,不管是周末还是寒暑假,她都会与儿子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有时候看一天看不够,还要借书回家看。“在陪儿子看书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能与儿子一起参加节目很开心。”马俊霞说。
  说起自己的育儿观,马俊霞表示,她从来不“鸡娃”,儿子从小到大,她没给他报过任何的辅导班,只带儿子参加感兴趣的美学、国学类亲子研学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不想勉强孩子上辅导班,我们是田园系教育,没事了就带孩子出去撒欢。”马俊霞说。
  正在读大一的王巍森性格开朗,他之所以参加这个节目是缘于对诗词的热爱,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自然向往诗和远方,不知道远方何时能够抵达,诗却穿越历史岁月近在眼前。从诗词中,王巍森获得了《诗经》的想象力、李白的生命能量、杜甫的赤子之心和苏轼的松弛豁达,诗词也为他提供了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
  参加这次节目让王巍森感受最深的,便是多元的情感体验,在答题之余可以感受亲情,收获友情,聆听导师的讲解,分享自己的心声。“这次与妈妈一起参加节目,我们特别默契,我也没想到妈妈那么厉害,我很骄傲。”王巍森说。
  站在一个诗词爱好者的角度,王巍森表示,自己想给正在上中小学的学弟学妹们提一些建议,希望大家都能够走近诗词、认识诗词、爱上诗词,尤其希望记忆力仍处于最卓越阶段的学弟学妹们能主动感受诗词之美,丰富精神底蕴,在诗词中找寻各种问题的答案,在成长过程中永葆灵气和活力。
  王巍森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无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淡泊刚正,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宁和,抑或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旷达洒脱,都在当今喧嚣的尘世中为他打开了一扇人生哲学之门。在王巍森看来,人生的本质就是始终忠于自己、忠于内心,按照自己所喜爱的样子生活;坚心定志,乐天安命,活在当下,无忧无虑,便是真正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