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当地时间10月30日,在非洲坦桑尼亚穆希比利国立医院,麻醉医生遇到一例困难气道患者,多次尝试均插管失败。在危急关头,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张军桥迅速作出判断,建议使用视频喉镜进行插管。在他的指导下,麻醉医生迅速调整策略,利用视频喉镜设备,成功完成了这一例困难气道的插管,避免了一起潜在的麻醉意外。据悉,这部起到关键作用的视频喉镜就是中国援助的医疗设备之一。
今年年初,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张军桥作为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与10名来自我省各地的医疗队员一起踏上了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任务的旅程。张军桥告诉记者,穆希比利国立医院是坦桑尼亚最高级别的医院,但其麻醉科在设备和技术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可视化设备的匮乏,严重制约了麻醉技术的精准化和安全性。为帮助麻醉科医疗队技术从粗放型向精准化麻醉过渡,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及爱心企业的大力协助下,10月29日,第一批援助设备——价值15万元人民币的5台视频喉镜顺利抵达坦桑尼亚,很快,这些设备在穆希比利国立医院投入使用,并在10月30日成功避免了一起潜在的麻醉意外。
穆希比利国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卢卡表示,感谢中国医疗队长期以来对他们医院麻醉科的技术指导和医疗援助,此次捐赠的视频喉镜是“雪中送炭”,将极大地提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安全性,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麻醉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