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仲秋时节,丰收的景象遍布乡村原野每个角落。在昌乐县营丘镇东枣林村,那棵有着数百年树龄的酸枣树绿意正浓,枝头挂满红彤彤的小酸枣,煞是喜人。在乡亲们眼中,那不仅是一棵树,更是心中的图腾,无论村庄由来还是村庄文化沉淀,皆与以酸枣树为首的古树有关,寄托着他们不忘来路、记住乡愁的真挚情感。
“我们村的村民基本都姓刘,大伙都认为是一家人。乡亲们口口相传,明朝洪武年间,祖上从今天的河北省枣强县移民时,为表达思乡之情,临行前从院子里挖了一棵酸枣树,走到哪带到哪,最后相中了现在的村址,便栽下酸枣树开户立村,在此繁衍生息,成为远近有名的大村,酸枣树成了本地树龄最长的古树,被称为‘酸枣之王’!”9月24日,站在村里的酸枣树前,东枣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君收抚今追昔,有发不完的感慨。记者看到,这棵酸枣树高约10米,枝叶茂密,果实丰硕,生机勃勃,确实是乡村少见的酸枣古树。
刘君收告诉记者,酸枣树长势缓慢,但生命力顽强,每年春开花、秋结果,持续向上和向周围扩展,树干又粗又壮,时间久了,人们对其敬畏有加,结下了特殊感情,它所代表的坚韧特质带动村民顽强拼搏、向上向善。多年来,村里涌现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无论走到哪里,都情系桑梓,尽己所能为家乡做事,有的自行筹资,为村里栽植枣树林,丰富村庄文化内涵;有的基于本村和外村族人认同的“大君有命、开国成家”的家谱辈分排名,想方设法接续老家谱,保护根亲文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与酸枣树相呼应,东枣林村一条南北大街的中间偏东位置,挺立着一棵粗壮的槐树,很有气势。“想到槐树,人们就想到山西省洪洞县,这棵槐树也是先人们栽下的,村庄后期规划时我们专门留出位置,给予了最好的保护。”刘君收说。
植树立村,以树言情,今天的东枣林村人,没有满足于过往,他们乘乡村振兴的东风,不断优化村庄环境,让村民和外来人士遇见更好的家乡,找到更美的乡愁。建设两处文化广场,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完成“户户通”,出门就是水泥路;新栽海棠等景观苗木,提升绿化水平;引进知名企业发展养殖业,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村庄巨变让村民受益,更令游子感慨,在潍坊城区工作的高耀芳专门撰文表达内心的欣喜:“过去的乡村真的很‘乡村’,如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乡村环境整洁优美,村民综合素质、经济、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美丽家园的模样尽收眼底,这不就是我们心中理想的和美乡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