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大家都知道,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奖项,许多科学家梦想着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但被誉为“科学女皇的骑士”的数学却没被纳入诺贝尔奖的评选范围,这是为什么呢?
诺贝尔没设立数学奖是因为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的遗嘱中,没有提出设立数学奖。但事实上,遗嘱的第一稿中,曾经提出过要设立这项奖金。为什么后来又取消了?现在流传着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在法国和美国流行的说法:与诺贝尔同时期的瑞典著名数学家米塔格·勒弗列尔曾是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外籍院士,后来又成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米塔格·勒弗列尔曾侵犯过诺贝尔夫人,诺贝尔对他非常厌恶。为了对他所从事的数学研究进行报复,所以不设立数学奖。
第二种是在瑞典本国流行的一种说法:在诺贝尔立遗嘱期间,瑞典最有名望的数学家就是米塔格·勒弗列尔。诺贝尔很明白,如果设立数学奖,这项奖金在当时必然会授予这位数学家,而诺贝尔很不喜欢他。
数学这样一门重要学科怎么能没有国际奖呢?第一个提出要改变长期没有国际数学奖状况的是加拿大数学家约翰·菲尔兹,在他担任国际数学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期间,于1932年提出设立数学优秀发现国际奖。当时为了强调这项奖的国际性,决定不以过去任何一个伟大数学家的名字命名。
1932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上,通过了菲尔兹的提议,但菲尔兹本人在大会召开前一个月去世。为纪念他的功绩,大会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项数学奖。与诺贝尔奖不同的是,这项奖每隔4年只授予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数学家,获奖人应是过去4年内被公认的优秀数学家。
菲尔兹奖章是纯金制成,正面是阿基米德的头像,并且用拉丁文写着:“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主人。”背面用拉丁文写着:“全世界的数学家,为知识作出新的贡献而自豪。”奖金是1500美元。
1936年,菲尔兹奖首次授予芬兰青年数学家阿尔佛尔斯和美国青年数学家道格拉斯。在以后的50年内,获得此项奖的青年数学家共有30人。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因在微分几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于1983年获菲尔兹奖。
2006年8月,在西班牙召开的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31岁的华裔数学家、有“数学界的莫扎特”之称的陶哲轩,获得菲尔兹奖。
陶哲轩2岁学加法,7岁学微积分,12岁上大学,16岁大学毕业,赴美留学,21岁获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24岁被聘为数学教授。他在调和分析研究上取得重要成就。
目前,中国数学会有三大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和钟家庆数学奖。
国际数学联盟迄今负责3项数学大奖:1932年设立的“菲尔兹奖”,1982年设立的信息科学领域的“内万林纳奖”,2006年首次颁发的应用数学领域的“高斯奖”。
国际数学联盟后来决定,2010年在印度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颁发“陈省身奖”,用以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享誉世界的“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这是国际数学联盟第一个用华人数学家命名的国际数学大奖,“陈省身奖”4年颁发一次,包括一枚奖章和50万美元的奖金。
挪威政府为了弥补科学领域最高荣誉——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的遗憾,2002年创立以挪威著名数学家阿贝尔命名的“阿贝尔奖”,奖励全世界在数学研究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该奖仿效“诺贝尔奖”,每年颁发一次,奖金为750万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512万元),是目前国际数学奖中奖金最高的。
据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