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近日,13岁的小宋不慎将一根鱼刺误吞入喉,之后出现进食困难等情况,经过医生检查,原来是鱼刺穿透肺部,所幸经过救治已无大碍。医生提醒市民,鱼刺卡喉是常见的急诊案例,应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相信一些“土方法”。
“多谢阳光融和医院的医生,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小宋的家人说,前几天,小宋在吃饭时不慎将一根鱼刺吞了下去,一开始卡喉后并未重视,随后孩子出现了胸痛加剧、进食困难等紧急情况。为此,他们迅速将孩子送往当地医院,之后又来到了阳光融和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抵达阳光融和医院后,医生立即为小宋进行紧急胸部CT扫描,结果令人震惊:鱼刺已横贯食管,不仅导致活动性出血,更已穿透气管及肺部,形成右肺尖肺大疱,且其位置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大出血乃至威胁生命,因此每一步操作都需慎之又慎。
面对这一复杂且紧急的病例,阳光融和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机制。阳光融和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王要军组织各科室进行了一场紧急会诊,经过充分讨论和评估,在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的精湛技术和全力配合下,最终成功地为小宋取出了鱼刺,及时挽救了小宋的生命。
王要军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当误吞鱼刺后,大多数较小的鱼刺可以顺利通过胃肠道,但是如果遭遇鱼刺卡喉,切勿盲目处理,更不能用一些“土方法”,比如喝醋、吞咽饭菜或者馒头、拍背等方式,因为这些方法只能导致鱼刺越扎越深,增加取出难度,特别是较大的鱼刺,还可能会刺破食管或血管,甚至和小宋一样穿透肺部,十分危险。一旦出现误吞鱼刺的情况,并出现卡喉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进食,最好连水都不要喝,减少吞咽动作。如果孩子较小,家长应防止孩子大声哭闹,防止鱼刺被吸入食管。一旦发现误食的鱼刺位置较深,甚至自身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王要军提醒,防止误食鱼刺等异物,最重要的还是预防。比如,吃饭时不要说话,特别是吃鱼或者一些有刺的海鲜时,尽量不要与饭或其他菜混嚼,因为小刺很容易混在其中导致卡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