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8版:冲巴 聚焦巴黎奥运会

12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4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巧手匠心 为每件藏品“量体裁衣”

潘月平设计制作的锦盒供不应求,销往全国各地

(2024年08月0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制作锦盒需要十多道工序,每一步都力求完美
  方寸锦盒,尽现匠人巧思。46岁的潘月平用最传统的手艺,为无数文物古玩“量身定制”锦盒,为文物古玩增光添彩。他精湛的技艺赢得全国各地客商的青睐,设计制作的锦盒供不应求。
  8月4日,记者来到潘月平经营的潍城区北关博睿礼品盒加工厂,他正忙着手工制作锦盒。潘月平说,锦盒分为外匣和内囊两部分,外匣的尺寸根据藏品大小量身定制,内囊则按照藏品的形状精细制作而成。制作一个锦盒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测量尺寸、切割板材、裁剪面料、制作外匣、裱糊外匣、压埋边角……每一道工序都力求做到完美,这样做出的锦盒才富有灵魂和生命力。
  潘月平从事传统工艺锦盒制作已经20余年,这门手艺是他祖爷爷传下来的。他的祖爷爷在世时是远近闻名的木匠,十里八乡的藏友得到好的藏品,便会登门请他帮忙制作锦盒,这门手艺一代又一代传承了下来。潘月平说,玉器、铜器、印章、瓷器、字画等不同的器物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锦盒包装,锦盒不仅具有防摔、防压的作用,而且十分美观,能够为内在之物增色不少。
  “考究的收藏家要求锦盒制作也要仿古,每一步都要纯手工,十分考验制作者对文物的研究功底和美学素养。”潘月平说,每位收藏家拿来的文物古玩年代不同、颜色不同、质地不同,锦盒需要“量身定制”。
  制作锦盒有时需要用到高端材料,成本颇高,潘月平以诚待客,从不偷工减料,客户越来越多。他的加工厂从最初一小间,发展到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他要求员工必须纯手工制作,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一步。

不断学习提升制作技艺,锦盒卖到全国各地

  多年来,潘月平一直致力于提升锦盒制作技艺,经常到外地参加展会与同行交流,并留心拜访各地的收藏家,不只是观摩文物,更多的是一睹传统文物的包装设计,从中汲取灵感并运用到设计、生产中。
  有了好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去是关键。潘月平创业之初,人少、活少、场地小,经常断单,他一家一家拜访客户,打开了省内市场新局面,之后又将业务扩展到全国。如今,潘月平设计制作的锦盒供不应求,经常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客商在网上下单订购。
  在潘月平看来,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中的宝藏,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他希望锦盒制作技艺能够传承下去。今后,他打算走进学校教学,培养学生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这门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