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我国科学家发现
中国最南端暴龙超科化石

(2024年05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发表一项研究成果,将此前在广东省三水盆地发现的一批晚白垩世的大型兽脚类恐龙牙齿归入暴龙超科。研究人员称,这是三水盆地大型兽脚类的首次发现,也是截至目前我国发现的地理位置最南端的暴龙超科化石。
  此项研究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联合广东省四会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以及广东中大深地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团队共同完成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介绍,此次发现的化石为4枚牙齿,时代为晚白垩世最晚期,距今约7000万年到6600万年前,保守估计,牙齿主人的体长约5米至6米或者更大一些的个体。
  研究人员介绍,此次发现的牙齿中有3枚发现于四会市,牙齿相对完整,牙冠长度均超过6厘米,另外一枚发现于广州市,为3.3厘米长的牙齿碎片。
  华南地区一直鲜见晚白垩世大型兽脚类的记录,此前仅在江西赣州地区发现过暴龙超科的虔州龙和暴龙类足迹,广东河源地区发现过暴龙类牙齿等。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化石记录还显示该区域活跃着伤齿龙类、窃蛋龙类和鸭嘴龙类等恐龙。“本次发现的暴龙超科牙齿和它们组成了一个恐龙生物群,说明在白垩纪末期的大绝灭前,恐龙生物群在我国华南地区很可能还相当繁荣。”邢立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