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生活周刊

12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读懂母亲 读懂自己

(2024年05月1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个母亲节。在书的海洋里,无数的字句缓缓漾开,诉说着种种母爱,它们或许柔软如细雨,或许坚韧如磐石。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本报联合潍坊新华书店新阅广场店、大风书店为大家送上一份母亲节书单,希望我们可以从文字中了解母亲的梦想、脆弱与爱,感受生命的坚韧与勇气。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 整理

  《秋园》
  作者:杨本芬

  推荐理由:“秋园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这是《秋园》腰封上的两句话。
  《秋园》是一本关于母亲的回忆录,被读者称为“女性视角的《活着》”。作者杨本芬在厨房里,趁着做饭的间隙,一点一点写下了与母亲有关的故事。秋园,一个普通女人,经历了战乱、饥饿、贫穷、病痛、失去亲人……在不可抗的命运之力下,倾尽全力只为活下去。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在时代大浪潮中的浮沉,艰难求生。
  《在小山和小山之间》
  作者:李停

  推荐理由:“60后”“不快乐妈妈”独自来到异国他乡,与定居于此的待产女儿重启久违的同居生活。被时代和人性辜负的母亲,想逃离母亲如山般爱意却愈加走进漩涡的女儿,她们之间横隔着母女之间的山、时代之间的山、文化之间的山。
  两代女性内心隐秘、柔软却坚韧的东西被层层剖出,在生活的对峙中于无声处和解,如逢光而融的坚冰,以冰层之下潺潺流动的细微情感孕育出巨大的动容。
  《我的母亲做保洁》
  作者:张小满

  推荐理由:本书是一本记录城市保洁人员生活的纪实作品,故事以52岁的农民母亲春香跟着女儿到深圳工作和生活开始。
  独立生活十几年后,“我”与母亲在深圳相聚,重新住在一个屋檐下。我们在狭小的房间中争吵,母亲看不惯“我”的花钱方式,“我”难以忍受母亲的生活习惯。我们深陷彼此纠缠和依赖的关系,然而我们彼此相爱。于是,“我”想理解她。“我”的母亲在矿场、在建筑工地挥洒了年轻的汗水,如今在城市写字楼的几格空间中做保洁员。“我”想记下母亲的打工史,努力穿梭于她记忆中的生命。母亲的人生为做着螺丝钉般工作的“我”建立起一块生活的“飞地”,让“我”得以喘息、回顾,珍重自己的来处。
  《母女同游美利坚》
  作者:茹志鹃/王安忆

  推荐理由:茹志鹃、王安忆是当代中国文坛中鲜有的母女作家,在文坛具有持续且深远的影响力。她们于1983年应邀参加美国一个写作计划活动,其后又到美国东西岸讲演和旅行,受到海外文化界的欢迎。她们记下沿途所见所闻所想,不只是描绘异域风光,更多的是对美国社会各层面的体察,对美国华人世界特别是留学生的刻画及与作家和文友交谊的抒描。
  作者母女访美历经路程虽然一样,但由于阅历迥异、年龄不同,观念不尽相同,因此看待美国的人和事有不同的观感和见解,可以说,这一本书同时照见了中国当代文学两代重要作家的心路。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作者:洪爱珠

  推荐理由:“我认识我妈的时候,她早已是妈妈了。”本书是作家洪爱珠的首部散文著作。母亲病逝后,她将绵长的思念化作珍珠般晶莹剔透的文字,整理了许多与母亲、外婆逛市集、做饭、日常吃食的记忆,梳理出了这条由三代女性组成的“老派购物路线”。
  “感动”“惊喜”“舒服”,是读者评论这本书的关键词。洪爱珠的文风温润典雅、洗练机趣,她以家常饮食为主轴,寄托哀思为伏线,重回那仿如盛世的亲族过往与时代光景,再现老派人的心志与作风,也直言女性生存境遇之辛苦。老派是一种生存之道,在人人渴望前卫新潮的世代,不妨老派一点。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作者:[英]菲利帕·佩里

  推荐理由: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一生有深远影响。但在很多家庭中,这种关系经常出问题。这是一个从业20年的资深心理治疗师的畅销儿童心理学巨著,在英国掀起巨大轰动,甚至没有孩子的人都迫不及待地买来读。本书用育儿理论讲透了亲子关系以及围绕着我们的家庭成员关系,甚至所有人际关系,让我们更自在地活在关系里。
  与一般的“亲子教养书”不同,这本书并没有把养育孩子当作令人生畏的杂事。育儿是一种关系,孩子是要被理解和支持的个体。这本书充满睿智和明智的建议,是每个父母都想读的书,也是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拥有的书。
  《逃生梯上的婴儿》
  作者:[美]茱莉·菲利普斯

  推荐理由:“我不确定我曾经做过我自己。我是我自己,但是是嵌在我们社会机制中的我自己。”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母亲,这意味着什么?不是在“一个自己的房间”,而是在家庭空间里创作,这意味着什么?这本书是对母亲身份与艺术成就之间关系的沉思,为我们思考当代生活中一些最为紧迫的矛盾冲突提供了洞见。
  书中的这些母亲,她们在工作室、在厨房、在车上、在床上……婴儿车就在身边。作者以强烈的共情力,让我们看到了这些20世纪杰出的女性艺术家、作家所进行的私密抗争。
  《我离开之后》
  作者:[美]苏西·霍普金斯 著/[美]哈莉·贝特曼 绘

  推荐理由:如果有一天,妈妈永远离开了我……没有妈妈的陪伴,谁能煮出那熟悉的味道安抚我的胃?遇到喜欢的人,谁能告诉我他是不是对的人?谁来帮我面对生孩子的恐惧?我又该怎么让孩子们认识外婆?我想,或许妈妈可以写一本笔记,教我如何适应她离开后的日子,解决即将遇到的各种难题。
  这是一本献给全天下妈妈和女儿的书,是一个母亲给女儿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牵挂,无数读者看得又哭又笑,深刻地体会爱与失去,更加珍惜和爱的人相处的每个瞬间。
  4月《用一本好书打开这个春天》赠书活动获奖读者名单:你、华艺、艾小欢、花园李、翰林斋李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