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一档 ”,《九龙城寨之围城》的上映,唤醒了不少观众对香港功夫片的情怀。片中72岁的洪金宝在动作表现上并没有因为年龄而束手束脚,高难度动作照样游刃有余,干净利落。就在上月初,另一位“功夫巨星”成龙迎来自己70岁的生日。从影60多年,成龙作品超过200部,今天的他,或许无法再像当年一样无所不能,但他一直在拍电影,一直在为动作电影争取地位,一直在做年轻时做的事……像成龙一样逐渐老去的武打明星们,留下了一部又一部刺激而又令人血脉偾张的动作大片,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的难忘回忆。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东升
成龙的作品已排到2035年
害怕国产动作片会“退休”
就在70岁生日时,成龙还在与彭昱畅、张佳宁、潘斌龙等合作出演喜剧电影《陌生家庭》。虽然已经进入古稀之年,成龙依然奋斗在拍摄第一线。他不曾有过退休计划,其作品已经排到2035年,那时的成龙要80多岁了。
今年是成龙入行的第62年,从影期间,成龙拍摄的作品超过200部,他是首位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华人,也是从不服输的“拼命三郎”。成龙原名陈港生,早年是传统戏剧学员。由于在表演京剧时被影视公司相中,成龙转行干起了武行。1972年,成龙在李小龙主演的《猛龙过江》中担任替身,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起先成龙一直模仿李小龙的风格,到了1978年的《醉拳》,成龙成功地将功夫和喜剧结合起来,形成了“功夫谐星”的风格,这也成为后来几十年成龙的标志性特色。他所主演的《A计划》《双龙会》等作品,都成了经典的银幕作品。
1995年,成龙凭借动作片《红番区》打入好莱坞,该片打破北美外语片票房纪录。1998年,《尖峰时刻》更是奠定了成龙“国际功夫巨星”的地位,他的知名度由亚洲地区扩展至全球范围。2016年,成龙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成为首次获此奖项的华人。
近些年,成龙还与史泰龙、皮尔斯·布鲁斯南、施瓦辛格等老牌明星合作,试图寻找到中国功夫电影的国际化出路。成龙表示自己不想退休,但他却害怕国产动作片会“退休”。
功夫明星青黄不接
老将只能继续出马
回想从前,功夫演员李小龙横空出世,其《精武门》《猛龙过江》等代表作不仅在国内获得了极高的市场反响,更在世界上引发了巨大的关注,也是他,让世界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功夫的魅力。
在其之后,成龙、洪金宝、元彪、李连杰等功夫明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冒尖,他们的作品横跨多个年龄段的观众,时至今日依旧被许多人奉为经典。李连杰凭借《少林寺》名声大噪,《少林寺》更是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据悉,演员王宝强就曾因为电影《少林寺》而对武术产生了兴趣。
随后,甄子丹、赵文卓、吴京、张晋等功夫演员陆续“霸占”观众视野。甄子丹主演的《新龙门客栈》《叶问》,赵文卓主演的《黄飞鸿之王者之风》等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吴京与张晋合作的《杀破狼2》上映之后,二人在其中的表现更是令不少观众赞不绝口。
但是,现在活跃在银幕上的功夫演员还是“80后”“90后”从小看到大的甄子丹、吴京、张晋等人,他们之于动作电影,就像刘德华之于香港电影一般,无法卸任,只能继续。然而,除了以上这些观众都耳熟能详的功夫演员之外,眼下只有少年成名的释小龙以及努力想走“功夫明星”路线的向佐,让人有些印象,相较于曾经的“神仙打架”,如今能让观众称赞的动作演员真的算是寥寥无几了。
流量时代+电影特效
让传统功夫片难出爆款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人不禁感叹:“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想想,原因有很多。
首先,进入流量时代,没有合适的项目给到新的功夫演员。就像从小就出道的释小龙,即使曾经红遍大江南北,随后的“销声匿迹”令他的影响力不复往昔。虽然近些年,释小龙参演过《惊天岳雷》《武动乾坤》等作品,但在其中所占戏份并不多。还有一出道便被许多人夸赞资源好的向佐,其实更多也只是在一些电影中亮相,没有太多的让观众眼亮的特点。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进入娱乐圈的功夫演员,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众所周知,功夫演员从小就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过程相当艰辛与孤独,一般人很难坚持下来。而且出师之后,更多的人担任的不是武术指导就是武术替身,能够跻身银幕前的工作机会屈指可数。
以前的观众之所以爱看功夫片,是因为演员们大部分都是真的在对打,拳拳到肉的真实感刺激观众的感官。而现代很多年轻观众对科技的青睐,加上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特效成为这个时代电影必不可少的要素,观众的欣赏需求从现实真实变成了虚拟真实。
不过,现在的动作片其实已经披上其他类型电影的外壳,比如科幻片、警匪片、喜剧片等,“功夫”这个特属于中国电影里的元素,已经潜移默化成了其他类型电影里的一种的主流要素。虽然观众能看到的纯功夫动作片越来越少了,但是在其他电影看到“功夫”的机会却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