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的新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看了吗?这是一部充满着温情和启发的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与其说是电影的名字,倒不如说是宫崎骏向我们每个人发出的灵魂提问。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来听听他们的。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 陆菁菁
任子浩(青州市 24岁)
试着让生活慢下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钢筋和水泥取代了木头和沙子,我们的生活确实变得更加美好了。然而,我们的心灵似乎也在这发展的洪流中迷失了,我们逐渐失去了耐心,变得狂躁。记得小时候,手机、电脑还没有普及,我可以在野外独自玩上一天。而当铺满石子的乡村小路铺上了沥青,脚蹬的自行车换成了电动的自行车,我却变得越来越累,走不了多远就会汗流浃背,休息一会就会焦躁不安。“试着让生活慢下来吧!”我每天早上都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人生是为了什么?人活着到底是为了追求什么?与其去想这些想破脑瓜仍无解的问题,不如好好寻找自己的心灵,多去体验美丽人生。
韩佳辉(坊子区 27岁)
在不断探索中成就更好人生
2020年因为热爱我拿起了相机,四年多时间拍了三万多张照片,其间更换过很多设备,经历过创作的倦怠期、瓶颈期,得到过很多赞许,听到过更多质疑。然而,什么都影响不了我坚持自己的热爱,而且拍照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人生和电影一样,注定是一场充满遗憾的艺术。遗憾归遗憾,但电影有三次生命,一次在编剧期间,一次在拍摄期间,最后一次在剪辑期间,三次机会都能让影片焕发新生。人生也一样,可能当下不那么尽如人意,但只要你去努力,总会好起来。因为前路未知,因为充满挑战,所以才让我对未来更加着迷。
三月(坊子区 30岁)
热烈又纯粹是我毕生所求
周末,和几个朋友去滨海浪了一圈,面朝大海时的那份开阔让我们兴奋无比。返程时,和朋友们一起闲聊,一起放肆地笑,那一刻我享受到了单纯的快乐。我喜欢和相处舒服的人一起玩,我觉得“舒服”是一个动词,能主动或被动让人感受到舒服的人,往往本身都很纯粹。他们没什么负能量,对生活充满热忱和期待;他们不需要外界的肯定和赞美,能接纳自己的缺点,肯定一切发生,不论是好还是坏。我希望自己能活出热烈且纯粹的人生,有时间就看看天上凌乱的云、春风里摇摆的树,读几本不怎么高雅的书;没时间就认真工作,好好吃饭睡觉。别纠结于结果,真的没那么重要,此刻的自己才更重要。那就为了纯粹的人生,加油吧!
哈尼哈尼(经济区 33岁)
体验一切才是充盈的人生
我算是个比较自我的人,30多岁,单身、未婚,不管别人怎么看,一直在追求所谓的自由和内心的热爱。最近两年,频频听到“人生重在体验”这样的言论,于我而言,是被鼓舞的。所以,我在努力打破自己内心的边界,去尝试和体验不同的人生。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目前自己所有的体验仍然建立在一种积极向上、寻求我喜欢的基础上。可真正的体验应该不是这样,而是要体验一切好的或者坏的,不能只追求幸福。我可以体验恋爱的美好,也可以体验失恋的苦楚;我可以体验开心刺激,也可以体验悲伤失落;我可以体验被喜欢和夸赞,也要体验被讨厌和诋毁……去体验一切,好的坏的我都能接受。我想,这样的人生应该才足够丰盈。
阿凡达的绣花针(潍城区 30岁)
做成长型妈妈,引领孩子成长
大学毕业即结婚,次年生子,我在全家人的劝导中做了全职妈妈。去年孩子上幼儿园了,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种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是我想要的吗?我决意改变。上学时我就喜欢舞文弄墨,发个朋友圈都会被一众好友称“文绉绉”。何不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一名读书博主?说干就干,我做了大量功课,购置了一些适合自己又自带流量的书籍,布置好我的“读书角”,开干。最初,我的帖子浏览量仅为个位数,粉丝也迟迟不见涨。从小不服输的我找原因、下解药,现在不但积累了两万多粉丝、吸引来了广告商,还缓解了焦虑、疗愈了自己。儿子幼儿园邀请我去举办读书会,看到儿子自豪的小眼神,我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念:做一个不断学习的妈妈,一个引领孩子进步的妈妈。
高原(青州市 50岁)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逐梦的旅程
我生长在山区,深刻领悟到“山有多高,梦想就有多高”。上世纪80年代初,小学假期期间,我躲在石碾旁偷偷读课外书,看到外面的世界那么辽阔,便幻想有一天也能走出大山。后来,从报刊上读到一篇篇美文,幻想有一天我的名字也能变成铅字,让更多人看到我。从青春时期拿起笔书写人生的美好,到如今50岁的沧桑岁月,我一直走在逐梦的路上。2022年1月,《潍坊晚报》为我开设了“花事”专栏,年年的花儿也在我的笔下逐梦。我计划每个月最少写一种花,等到80岁,我还能写数百种花,那么我的散文集《花满人间》能出版好几部。每每想到这里,计划
要写的文章一篇接一篇地排在我面前,让我不停地去迎接人生路上那些花开的声音。
康桥一浮萍(奎文区 52岁)
在世俗眼光下带出三个好闺女
我有三个女儿。前些年,每每带孩子们回老家,总会感觉到村里人悄声的指指点点。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潜力,将女儿们培养成才,是我为人母的最大责任和使命。长女小雅喜欢音乐和舞蹈,尽管周围人说就当个爱好玩玩算了,但我坚信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和表现力的好方法,带她四处参赛。经过多年努力,小雅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二女儿明月从小就捣鼓各种机械装置和电子设备,我不但不责怪她“拆家”,还帮她拆解零件再组装,后来明月入职了一家科技公司。小女儿常在墙壁上涂鸦,我从来不会阻止这种创作欲,还给她报了美术班让她接受专业指导。如果你以为我除了带孩子一无是处,那你错了,我开了一家理疗馆,新老客户不断。女儿们未来的路还很长,和她们一起探索和成长是我后半生持续不断的人生课题。
玥苹(奎文区 54岁)
最大限度地享受人生后半程
我年轻时学过三年舞蹈,后来因为工作忙碌和生活琐碎放下了这份爱好。46岁那年,重新开始学习舞蹈的我似乎又找回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如今一晃已经8年。重拾热爱让我身体好了,人也显得精神焕发。岁月或许悄悄爬上了我的面庞,但内心的那份从容、自信和充盈一直都在。50多岁的年纪,我跟爱人还承担着为双方老人养老送终的责任。如果你要问我理想中的后半生怎么度过,那可能是继续跳舞,一直到跳不动为止。其次是两人一车走走停停,遇到风景好的地方便住上几个月,然后继续前行。努力将短暂的后半生过好,去偶遇更多人,看更多风景,最大限度地享受当下,这是我想活出的人生。
一起聊个天
有人这样形容宫崎骏:“像带着面包房麦香的烘焙老爷爷,一直在做着灵魂的食粮。”每一次看宫崎骏的电影,疲惫的灵魂都会重新注满力量。这个世界或许不完美,但既然来到世上就要好好体验一番。希望等我们垂垂老矣,也能像宫崎骏老爷爷一样仍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美好与希望。如果不能,那也希望最终度过了美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