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近院线最火的影片之一,不得不提《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说起来,哥斯拉和金刚这俩角色一直都算得上是“怪兽顶流”,早在上世纪60年代,它们就已经交过手了。
哥斯拉再战金刚,依旧受影迷青睐
哥斯拉、金刚系列电影,凭借“燃炸”的场面、炫酷的特效深受影迷的喜爱。在传奇影业制作出品的“怪兽宇宙”系列电影十周年之际,《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以下简称《哥斯拉大战金刚2》)霸气回归。
2021年,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豪取12.32亿元的票房成绩,也是当年进口科幻片内地票房冠军。3年后,哥斯拉与金刚再度联手,依旧受到了影迷的青睐。
《哥斯拉大战金刚2》中哥斯拉、金刚从针锋相对的对手变为并肩作战的搭档,两大怪兽在经典形象之外又多了新装备:哥斯拉有了粉色背鳍,金刚戴上机械手套。此外,首度亮相的“迷你金刚”,最新登场的反派“刀疤王”同样引人注目。
影片开头就是影迷期待的奇观景象,用怪兽的视角切入,让观众的代入感、沉浸感拉满。片中对于哥斯拉、金刚日常的着墨,如金刚瀑布洗澡、金刚蛀牙、哥斯拉水下大战怪兽等,也让这两个怪兽的形象更加立体。作为一部主打“爽度”的好莱坞叙事怪兽片,无疑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
近百年来金刚的外形和内涵越来越丰富
其实,早在1933年,首部《金刚》就已经问世。那部电影现在看来制作称不上精良,甚至都不是连续镜头拍摄的,而是静帧动画。金刚也是制作团队用木头、钢丝和塑料泡沫搭建的。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堪称怪兽片的“鼻祖”。
1976年,法国人约翰·吉勒明导演的《金刚:传奇重生》虽然以失败收场,但金刚的怪兽外形得以延续,并且该版开始尝试为金刚加入更丰富的面部表情,注重描绘它的人性和感情。
2005年版《金刚》再创了原版《金刚》的传奇,由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时长也由最初的100分钟变成了3个多小时。借助21世纪的特效技术,金刚成了更惊人的“视觉奇观”,电影进一步强调了金刚丰沛的情感。片中,它深爱女主角,却始终无法进入人类的世界,也为它增添了几分悲剧色彩。
2017年的《金刚:骷髅岛》中,金刚也由那只象征着原始、本能的史前巨兽,变成了维护自然秩序的正面形象。金刚化身为骷髅岛的守护神,与人类并肩作战,一同对抗“反人类”的邪恶势力。
哥斯拉诞生之初便与金刚结缘
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怪兽哥斯拉,从诞生之初就与金刚脱不开关系。
1954年,由田中友幸担任制片人,圆谷英二担任特技导演,本多猪四郎执导的电影《哥斯拉》横空出世。圆谷英二曾表示,很早之前在看美国电影《金刚》后,他便想创作一部超越人类认知的巨大生物袭击人类的电影。本多猪四郎还在电影中融入了反战和科技恐惧的主题,这一主题也成为《哥斯拉》区别于《金刚》的主要特点之一。
从1954年开始,世界范围内一共拍摄了32部以哥斯拉为主角的怪兽电影,其中日本东宝公司拍摄了29部,美国则在1998年、2014年和2019年各拍摄了一部哥斯拉题材的电影作品。
在这期间,哥斯拉的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62年的电影《金刚大战哥斯拉》的出现,彻底消解了哥斯拉的严肃含义,它开始被娱乐色彩浸染。此后的“哥斯拉”系列电影,大多被冠以“哥斯拉大战xxx”的名字。在这段时间,哥斯拉的形象也从阴森可怖的怪兽转变为守护自然界的勇士。
1998年,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电影《哥斯拉》,则彻底改变了哥斯拉的文化内涵,有影迷评价像另类的《侏罗纪公园》。到了2014年,由加里斯·爱德华斯执导的电影《哥斯拉》,则完全变成了好莱坞经典的“超级英雄片”。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