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在澳网女单1/4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以6∶7(4)、6∶3、6∶1逆转淘汰俄罗斯选手卡林斯卡娅,晋级4强,创下个人职业生涯大满贯最佳战绩。这是21岁的郑钦文第3次参加澳网,此前两次她分别以资格赛球员和29号种子出战。3年澳网参赛之旅,成为郑钦文这几年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
能否成为
下一个“李娜”?
上赛季,郑钦文曾定下打进世界前10的目标,结果年终排名第15。澳网前被问及赛季目标时,郑钦文笑着说没有目标,毕竟去年的目标都还没完成。赢下这场1/4决赛后,她的即时世界排名来到第10,是中国网球史上第2高的单打排名,仅次于李娜当年的世界第2。
李娜退役后,中国女网始终没找到稳定的接班人,郑钦文目前越来越接近这个角色。之前被问到作为现役中国女网排名最高的球员是什么感受时,郑钦文坦言,最开始觉得是一种责任,会有压力,但现在只是专注于自己,做好每一天。
1月20日,李娜闪现澳网,为闯入澳网16强的湖北老乡郑钦文送上惊喜。2014年,李娜在澳网夺冠,书写了中国网坛的新历史,10年后,郑钦文成为中国女子网坛的新星。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李娜在这个球场上夺冠时你才11岁,你还记得那天的事吗?”郑钦文回答:“我当然记得,我就坐在电视机前从头看到尾。那场决赛我看了不下10遍,她令人难以置信,她是第一位获得大满贯冠军的亚洲女性。我怎么会不记得呢?”
随后,在墨尔本公园接受赛会采访时,李娜突然出现在了郑钦文面前,郑钦文惊讶地睁大了双眼,然后紧紧拥抱了李娜。
郑钦文惊喜不已,连称“李娜姐,你太美了”,李娜则像大姐姐一样笑着向她表示了祝贺。
事后,郑钦文表示,这是她和李娜第一次真正的面对面交谈。
“她很会说话,见面先夸我漂亮!”温馨的拥抱过后,偶像李娜变身球迷,与郑钦文一起在澳网留下几张美好又别具意义的合影。
“娜姐告诉我不要想太多,说的做的,简单点就好,这也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连续两轮,经历3盘恶战后的郑钦文都被问及与李娜相关的问题。10年前那个让中国网球翻开全新一页的情景会不会再现,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2024年年初,充满个性、收放自如还得到偶像鼓励的郑钦文,正在用一拍拍击球和一次次庆祝,创造职业生涯的一个个“第一次”。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可能给中国网球带来更多惊喜。
青少年时期个性十足
与李娜、郑洁、王蔷、张帅等前辈不同,郑钦文的成长之路更具职业化,成名也更早。青少年时代,她长时间在欧洲训练、比赛,语言表达、行事风格更具个性,一些赛后采访也一度引起争议。
2021年法网后,世界排名200位开外的郑钦文在捷克的一站ITF60K赛中拿到冠军。这项赛事的前冠军是克雷吉茨科娃,此前刚刚拿到法网女单冠军。在主持人问到是否知道上一个在这里夺冠的球员是谁时?郑钦文很坦率地回答,看到过一张海报,但并不认识她,并反问主持人“Tell Me(告诉我)”。正是这段坦率的采访,让很多球迷认识了郑钦文,“Tell Me姐”的称号就此叫开。因为这几年都在国外打球,郑钦文英语十分流利,吸引了一大批外国球迷,他们将Qin Wen谐音成Queen Wen(“文女王”)。
过去两年,郑钦文接连收获WTA最佳新人奖和最快进步奖,表现和成绩越来越好,“文女王”慢慢取代了“Tell Me姐”。
后来谈到这件事时,郑钦文表示,那几年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不去关注别人取得过什么成绩。“现在我慢慢认识到,要更多地关注其他职业球员的走向,从中学习她们的经验和做得好的地方。”在专注于自我的成长中,郑钦文学会了改变。
换教练风波加快了成长
2023年,郑钦文的教练团队两次发生变化,先是与合作两年多的教练佩雷·里巴分手。里巴离开时曾表示,短时间内不会再执教其他球员,但很快就加入了美国球员高芙的团队,并帮助她拿到美网女单冠军。
之后,郑钦文选择与比利时人费塞特合作,后者曾执教过一众大满贯球员,合作不久郑钦文便拿下了巴勒莫冠军。只是合作没满两个月,费塞特违反合同又回到刚宣告复出的大坂直美团队。杭州亚运会夺冠后,郑钦文自曝费塞特不讲信用时忍不住骂了脏话:“这是很不道德的一件事情,但这既然是他的选择,我必须尊重,虽然这带给我和家人一些伤害。”
上赛季末,吴迪曾短暂加入郑钦文的团队,并协助她赢得了郑州公开赛冠军和珠海超级精英赛亚军。其实对一名职业球员来说,教练团队变动是常有的事情。但郑钦文进入到巡回赛不久,连续两名教练的离开,对她的情感和心理都是不小的挑战。
一定程度上,这两件事情也加快了郑钦文的成长。她告诉自己,如果真是很棒的球员,无论怎样都能成功,“不管你身边是谁,你必须在心态上保持坚强,尽可能做到最好”。
今年澳网前,佩雷·里巴重回郑钦文团队。被问及是谁先迈出了第一步,以及是否因为上赛季末成绩出色有了更多话语权时,郑钦文说:“这就像一双命运的手,不知道把你推向哪里。”随着成绩越来越好,郑钦文的想法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团队的认可。
郑钦文坦言,不管结果如何,能认真做出这个决定就很开心,“我长这么大,能够自己迈出这一步,还是很不容易的”。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