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骨架,绿道建设是公园城市建设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手段。2023年,我市持续加强城市绿道的改造提升工作,全年新改建城市绿道73.29公里,很多城市绿道还有赏心悦目的打卡背景,成为市民户外运动、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新载体。2024年,我市计划新改建城市绿道30公里,用不断延伸的“绿色动脉”,“串”起市民幸福美好新生活。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晓晴 赵春晖
公园建起绿道,市民休闲健身有了好去处
1月24日一早,坊子区金禾馨苑小区居民胡女士走出家门,来到附近的白沙河体育公园,沿着公园内的绿道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胡女士说,冬日里的白沙河体育公园略显萧瑟,但空气很清新。其他季节沿河边步行,到处都是花红柳绿、鸟语花香,心情格外舒畅。
胡女士走的这条绿道是塑胶材质的,踩在上面非常松软,徒步慢行十分舒适。在公园里,不时遇到沿着绿道骑行和慢跑的市民,一路非常顺畅,特别方便。绿道旁还有公共厕所、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轻松、健康、安全的休闲娱乐环境。
据了解,之前白沙河两岸的园区道路有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大理石路面等几种,园路样式不统一,不仅影响公园形象,而且不便于市民休闲锻炼。
家住附近小区的高先生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对此感触颇深。高先生说,以前由于园区道路样式不统一,骑行体验很差,因此他很少来这里骑行。不过,自公园河边建起绿道后,骑行体验比以前好多了,他经常约上朋友来这里骑行,“尤其是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骑着自行车在公园里穿行,如同在画中游,别提多惬意了。”
记者从坊子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为进一步方便市民休闲健身,在2022年、2023年,他们先后对白沙河渤海路至金山街段东西两岸的园区道路进行了改造提升,目前已经改造完毕,市民可以来此徒步、慢跑、骑行,近距离拥抱大自然,感受最淳朴的生态风光。
城市绿道延伸到家门口,市民幸福感满满
自寒亭区通亭街与丰华路交叉口向东,道路两侧的城市绿道一路向远处延伸,串联起浞河景区和沿途的口袋公园,如一条丝带飘落于熙熙攘攘的城市中。
绿道两侧,高大的松柏、摇曳的竹林、翠绿的冬青错落有致,点缀以篮球场、游乐设施及文化墙、假山等,徜徉其间,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锻炼身体、放松身心。
1月24日,家住附近浞河6号小区的王秀春趁着天气晴好,来到这里散步。“我们一家经常沿着绿道休闲散心,我和老伴喜欢来晨练、散步,儿子和儿媳常来骑自行车、跑步,小孙女最爱到这里的游乐场钻‘山洞’,一家人都能找到喜欢的地方。”王秀春对记者说,走出家门不远就有这样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场所,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在经济区张氏街道西小营村东侧,位于民主街旁的虞河运动公园面积虽然不大,但里面儿童游乐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一应俱全,彩色绿道犹如一块巨大的调色板,将运动的氛围感拉满。对于附近的居民来说,走出家门就能寻得一方安全、舒适的运动空间,别提多惬意自在了。
只要天气晴好,家住附近文华书院小区的陈辰每逢周末都会带孩子来玩。“这里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和游乐设施,我们可以尽情畅玩。”她说,随着城市“扩容”,越来越多的绿道延伸到家门口,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感满满。
我市今年计划
新改建绿道30公里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我市自2021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公园城市建设,按照“园在城中、城在绿中”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底,我市成功争创为全省首批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截至2023年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66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公园、游园、街头绿地为点,以路为带,以河为脉,以城郊大环境绿化为屏障的绿化格局,绿色成为潍坊最鲜明的底色。
绿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骨架,更是市民享受绿色生活的“廊道”。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城市绿道建设,以“全省绿道建设三年集中行动”为契机,新改建城市绿道160多公里,构建了城市级、县市级、社区级“三级”绿道网。其中,2023年我市新改建城市绿道73.29公里。2024年,我市将持续新改建城市绿道30公里,全面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城市绿道建设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努力为市民营造安全、便利、舒适的体验感。同时,加大城市公园、沿河景区等地的城市绿道建设力度,营造更具有吸引力的高颜值绿道场景,让市民尽享绿色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