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老了该是什么样

(2023年12月2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贵颂  
  2012年底,我回老家烟台参加一个活动:入伍四十年纪念。由于是战友们自发组织的,自然不那么正规和有排场,只是找了一家稍显像样的饭店,大家聚一聚。
  我转业后没回老家,而是到了妻子所在的城市。有好多战友一别就是三十多年,再见时,彼此都从生龙活虎的青年小伙走到了中老年,满头霜雪替换了青丝,变化不可谓不大。有好几个战友见了我,拉着我的手大喊我的名字,我却大脑一时短路,想不起对方姓甚名谁。经旁人一提示,才“嗷”地一声,一下子把他从记忆的深井中挖掘出来。有一个同一连队的战友,我一下子就认出他来。可我与他握手,叫着他的名字,他只是咧着嘴“呵呵”傻笑。别人告诉他:“这是孙贵颂啊!”他竟然来了句:“真的吗?”那一刻,我知道我们真的变了:变老了。
  有一次读牛汉先生的文章,说他很会识别故人,即使他们有的已经面目全非,他还是能凭感觉一下子认出来。牛先生的诀窍是:“你绝不能只想他过去年轻的面孔与神情,你得学会想象‘老化’人的面孔与神情的本领。”此话仔细咂摸,的确是经验之谈。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每一个人在经历过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一腔热血的青年时代后,在日历的翻滚中,在工作的负累中,在生活的磨砺中,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衰老。网上有个笑话说:“老子来到这世上,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既豪迈,又悲壮。只是有的人“老化”得太急,几天前见面时还有说有笑的,几天后忽然被告知“走”了,让人不免感叹唏嘘。也有人“老化”得很从容、很缓慢。上天对他们很眷顾,岁月对他们很体贴,将屠夫换成了雕刻师,每一刀下去都小心翼翼,刻痕极浅。多少年过去,和这样的人见面时,竟然有时间停止的感觉。这样的福分,不是谁都能享受的。
  有一个朋友比我小几岁,原先在机关上班,每天都是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头发乌黑,出门永远夹着一个公文包。可是有一天我在马路上看到他时,公文包不见了,头发还白了一片。看我有点吃惊,他主动告诉我:“退了。原先的黑发都是加工的,如今不需要了。”我欣然他的坦诚,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朋友。此后,我把他当成了人“老化”之后的一个标本。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如同爬山,当你到达山顶之后,无论四周的景色多么美好,也总是要下山的。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尽量将脚步放缓一些、潇洒一些,多看一会天边的夕阳红,多留恋一下身边的鸟语花香,多享受一下春风送暖的惬意。一切都顺从自然、顺从命运。这样,老去时心境没有大的变化,身形或许也不会特别出格。
  人,不是老去,就是在老去的路上。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说一个人年老之后:“50岁漂亮不漂亮一个样;60岁当官不当官一个样;70岁有钱没钱一个样;80岁男女一个样……”我们虽不必这么悲观,但肯定不能返老还童,更不能万寿无疆。那么,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摆正心态,积极应对变化,笑着迎接未来。